五行与五色
(2015-10-28 00:49:33)
标签:
五行故宫琉璃瓦色彩周代 |
分类: 知识窗 |
《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即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被视为产生万事万物本源属性的五种元素,并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四方加天地构成六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合并“玄色”和“黑色”成五色:青、赤、白、黑、黄。
战国末期邹衍将五行与五色、五帝等的配合与王朝的兴衰更替相联系,认为每个朝代均受到一种“德性”支配,每种“德性”又有五色象征:虞代为土德,色尚黄;夏代为木德,色尚青;商代为金德,色尚白;周代为火德,色尚赤;秦代为水德,色尚黑。秦所以灭周是“水德胜火德”的结果。如夏朝崇尚青色,祭祀用青色的祭牲;商代崇尚白色,祭祀用白色的祭牲;周代崇尚赤色,祭祀用赤色的祭牲。青、白、赤三色成了夏、商、周三代选择纯毛色祭牲最显著的符号形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色彩逐渐分化成为代表一定阶层的象征。孔子“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雅乐也”,说明五色审美的色彩规范已经上升到“礼”的范畴,五色在先秦已经形成其初步含义。金木水土火与五种颜色有深层关系,构成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所以,学术界认为,我国青、赤、白、黑、黄的“五色观”,比西方的“七色观”“三色观”都要早一千余年的时间,此话不虚。
说清楚了五种颜色的哲学关系,我们可以谈谈故宫了。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元大都宫城的基础上,大规模地重新修建了紫禁城。在色彩中,大量运用红色和黄色的暖色调,而少用蓝色与绿色的冷色调。为什么故宫选用黄色?因为皇帝崇尚的是土(比如《诗经》即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言),而黄色正是土地的颜色;其次,黄色还是日光的颜色。所以,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它代表了中央之色,代表皇权。因此,依附在建筑上的色彩也就自然成了等级和身份的象征:黄色成为皇室特用的色彩,红、青、蓝等为王府官宦之色,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