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据考证,早在《晋书》里就有“呵呵”了。《晋书》是唐代文献。北魏时期的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其中就有不少类似“如师子王奋迅视眄,呵呵大笑”这样的句子。
“呵呵”作为一个拟声词,最早只是用来表示大笑(“呵”字中古时期的读音比现在开口度要大),后来由于语境的变化,其用法也愈加灵活。晚唐韦庄有首《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这一“呵呵”,包含了多少人生中欲说还休的无奈!也许在这个时候,“呵呵”就已经开始不“单纯”了吧。呵呵!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