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六月债,还得快”。
7~9月份不仅是中暑、胃肠病的高发期,还是四季中除春季之外的精神疾病第二个高发期。那么,如何健康度夏?一起来看看专家为您总结的“十字箴言”吧。
护心
一年之中,夏天是心最累的季节。中医认为,夏天阳气最旺盛,而“心”正好是主阳气的脏器。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以夏天心脏生理活动最活跃,也最累。夏天养心,最关键的是要护好心脏。
1.避免过热、过凉。过热的情况在夏天很常见,比如中午12点,顶着烈日在街上行走,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加速血液流量,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而不少人为了避暑,整夜开空调,冷热环境的交替,也很容易引起心脏不适。
2.要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特别是心阴虚者,注意少劳累。天气特别热的时候,可以含片西洋参,或者用桂圆、麦冬等泡水喝,大枣小米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夏天一定要少吃太咸的食物,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也要少吃一点。
少怒
燥热的夏天,随着气血循环的加快,人的情绪也会跟着上下波动。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中医夏季养生强调“少怒”,少怒就是指情绪上保持平和。要想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尝试一下呼吸安神法。
1.找个绿树成荫的公园,傍晚时脱鞋站在地上,合上双眼,两臂自然下垂,然后深呼吸,缓慢地通过鼻子吸气,缓缓张开双臂,想象着气息充满胸膛。
2.扩展到极限后,让气下沉丹田(脐下1.5寸),再通过鼻子一点点往外呼气,并将双手慢慢放下。这种呼吸练习能让身体充满朝气和愉悦,有助于消除燥热带来的不安。
此外,多吃点新鲜可口、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西瓜、黄瓜、桃等应季蔬果,都有除烦止渴、清热解暑的作用。
吃苦
“夏日吃苦,胜似进补。”不少人夏天觉得口感无味、食欲不佳,这时千万别强迫自己吃大鱼大肉,相反,吃点苦味的食物反而能起到开胃的作用。因为苦味食品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大量人体需要的物质,能解毒、明目、抗菌消炎、解热祛暑、提神除烦。夏天最典型的苦味食物就是苦瓜。此外,还有苦菜、蒲公英、苦丁茶等。
但有肠胃疾病的人要特别注意,吃苦味和凉性的食物一定要适度,避免吃多导致胃寒和腹泻。
多走
夏天运动对体力消耗比较大。因此,走路、太极、瑜伽等比较缓慢的运动最适合夏天进行。这些运动对缓解失眠、平复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1.夏天走路最好选环境优美的公园,穿轻便的鞋子和宽松的衣服。之前做一些热身运动,比如扩胸和活动关节。
2.行走时要抬头、挺胸,收腹,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上肢与下肢配合协调,步伐适中,两脚落地有节奏感。
补钾
大量出汗后,不要猛喝白开水,应该先喝些淡盐水。补充适量的钾也非常有必要。炎热的天气里,人本来就容易血钾偏低,出汗又带走大量的钠和钾。一旦发生低血钾症,就会觉得四肢酸软,严重的还会心悸、胸闷、恶心。而瘦猪肉、鱼、海产品、牛肉、小白菜、油菜、土豆、香蕉等都含有丰富的钾,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