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蠡的财富

(2015-05-04 10:19:11)
分类: 历史
   《史记》记载说,范蠡功成名就之际,他毅然辞掉高官厚禄,“下海经商”去了。先是来到齐国,“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后来,范蠡又迁居到陶,再次改名换姓,人称陶朱公。十九年间,几次积攒了数以千计的黄金。“天下言富者,皆称陶朱公,”俨然称得上是当时天下的首富了。

    范蠡后来年老力衰,子孙们的经营让范家的产业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可以说,范蠡家族成功地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定律,实现了家业常青。

    是否因为范蠡积累的家产多,传给子孙后代的钱财也多呢?

    《史记》有明确记载:范蠡在齐国积累了数十万家产之后,引起了齐国贵族们的注意,他们合力推举范蠡担任齐国相国,还把相国大印送到他家。范蠡说:“经营自家的产业,能获得千金,做官能做到卿相,对一个布衣百姓来说,已经达到了人生的顶点。但是,长期享有尊崇的名声,未必是一件好事。”于是,范蠡婉言谢绝了,把家产分成若干份,分别赠送给一些朋友和乡亲,自己只带着小部分贵重细软,悄悄地离开齐国,迁居到了陶。

    “陶朱公”又“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然后一而再、再而三地从头开始、重新创业。司马迁称赞他:“此所谓富而好行其德者也。”

    那么,范蠡究竟想传给子孙后代什么东西呢?纵览范蠡家族的历史,可以发现:他传的是宽以待人的处世原则、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范蠡自己就是宽以待人的典范,除了富而好德、乐善好施之外,还有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他在用人上的“择人”,而“不责于人”。正因为宽以待人,他才能够照顾别人的利益,做到买卖双方的互利互惠;正因为宽以待人,他才能够富而好德,周济穷人,尽到社会责任;正因为宽以待人,他才能够遵纪守法,不伤天害理。

    范蠡还是自强不息的典范。每当通过艰苦奋斗,达到事业巅峰时,他都要急流勇退,重新创业。从子孙后代的表现来看,范蠡的这些处世原则和人生智慧,确确实实传给了他的后代,并且被发扬光大。

    过去很多人家大门两旁都会镌刻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之所以坚信这样的齐家格言,是因为无数经验教训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财富是不断耗损的,就像水在流淌时会不断蒸发渗漏一样。家业常青,乃是基于精神不倒。金钱没有生命力,真正长盛不衰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