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羊,祥也

(2015-01-29 16:12:06)
标签:

柔毛

长髯

主簿

苏卿

卫玠

分类: 散文随笔

“真善美”三个字里,有“善”、“美”两个字与“羊”有关,就是有跪乳之礼义的“义”的繁体“義”,其本意也是属“羊”的。《说文解字》对“羊”的解释是:“羊,祥也。”这说明,羊,自古都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和平、善良、美好、知仁、知义、知礼等等。

    在古人的眼里,羊是漂亮的,于是,就有了甲骨文的“美”字;羊的温顺忠厚,又产生了“善”;“義”除了感恩知礼知义的报恩之意外,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执贽》里还认为羊“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羊真是不折不扣的“仁义”之君啊,怪不得众人也成“群”了,他们也是“羊”中之“君”呀。

    我国养羊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诗·小雅·无羊》里,就有“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之语了,《庄子·达生篇》也说过:“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可见当时的民间养羊业已经非常普及了。

    唐宋时期,羊的数量和品种都有大量增加,苏颂出使契丹时,对当地的养羊情况曾以“羊以千万为群,生息极繁”相描述,可见当时的繁荣景象。爱国诗人陆游不但爱羊,还懂得养羊的技术,他在《牧羊歌》里,对养羊之法说得非常明白:“牧羊忌太早,太早羊辄伤。一羊病尚可,举群无全羊。日高露曦原草绿,羊散如云满川谷。小童但岂必习诗知考牧。”

    把羊写进诗词里的名人还真不少,文天祥在《咏羊》诗里把羊比喻成一个学识渊博、温文儒雅的“长髯主簿”:“长髯主簿有佳名,羵首柔毛似雪明。牵引驾车如卫玠,叱教起石羡初平。出都不失君臣义,跪乳能知报母情。千载匈奴多收养,坚持苦节汉苏卿。”

    但真正爱羊的,我认为还数宋代诗人黄庭坚。他对友人张秘监送来的温驯之羊舍不得杀掉,于是就留给孩子驾车玩耍了:“细勒柔毛饱卧沙,烦公遣骑送寒家。忍令无罪充庖宰,留与儿童驾小车”。字里行间,爱羊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