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九歌

(2014-12-21 06:29:31)
标签:

九九歌

数九歌

筚篥

显摆

猫狗

分类: 知识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许多朋友可能都听过类似的九九歌。上面这首,主要流传在河北地区,有些历史,从清代就开始了。它生动记录了从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包括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九九歌南北方都有,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歌词也就有些区别。

  具体从什么时代开始流行九九歌,难以确证。宋人陆泳《吴下田家志》收录了一首《数九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鹭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两头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

  这首《数九歌》十分生动有趣。一九二九太寒冷,彼此见面打招呼,就只有“口呼”没有“招手”了。而正式的作揖更是免了。三九最冷,寒风吹得篱笆发出筚篥一样的声响。四九依然寒气逼人,睡觉的时候都把脑袋缩起来,像鹭鸶鸟一样。五九之后,天气转暖,各家大门都开了。到了六九,穷人都出来显摆显摆了。七九的时候,和尚们的布衲衣也穿不住了,搭在肩头。八九的时候,猫狗都开始寻找阴凉之地。而九九之后,农耕就开始了。这首歌谣的简单形象,历数冬至之后九九八十一天的典型场景,发掘了许多生活中的幽默滑稽,多少使人消除了一些对寒冬畏惧。

  这首宋代记录的歌谣至少流传到了明代。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和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录的《数九歌》与此大同小异,可见它是多么地受人欢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谏书与谀辞
后一篇:冬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