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指向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

(2014-11-21 04:46:36)
标签:

神圣性

万物

天地万物

精神境界

活泼泼

分类: 散文随笔

    美和美感涉及一种神圣性,或者说人生的崇高价值。美应该指向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指向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一种与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历史上许多大科学家、大哲学家、大艺术家都始终坚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人生的终极价值,他们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神圣性,美的神圣性。贝多芬的《欢乐颂》是心灵的彻悟,是超越生命本体的欢乐。它启示我们在经历了命运的磨难之后,抬起眼睛,朝向天空,歌颂生命,放下心灵的负担,了解我们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意义。爱因斯坦的讲演和文章,总是使人感到有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的神圣性,有如巴赫的管风琴系列作品发出的雄伟声音。一个有着高远精神追求的人,必然有一种超越的信念,必然相信世界上有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一种神圣的价值存在。他们追求人生的这种神圣的价值,并且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分享这种神圣性。正是这种信念和追求,使他们生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创造力,生发出对宇宙人生无限的爱。

  上世纪20年代,宗白华先生在从德国写给国内朋友的信上说,自己到了欧洲,更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他说,“我以为中国将来的文化决不是把欧美文化搬了来就成功。中国旧文化中实在有伟大优美的,万不可消灭。”上个世纪的这段话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分裂越来越严重。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标和物质享受,利用高科技无限度地向自然榨取资源。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国际学界出现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研究分支,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他们的讨论大多基于对各个物种的权利关系进行理性思辨,而中国古代的思想对于生态的认识实则可以提供一个新角度。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仅要爱亲人、爱一般人,而且要由爱人推广到爱万物。因为人与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属于一个值得敬畏的、带有神圣性的“天地”。这种对于天地万物的爱,不仅是基于伦理道德的观念,也包含着对于具有精神性、神圣性的美的欣赏。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艺术家们大多认为,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宋明理学家都喜欢观“万物之生意”。中国画家从来不画死鱼、死鸟,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是生意盎然的意象世界,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世界,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态意识。这些宝贵的古代思想,既是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体现了可以被全人类普遍接受和赞赏的价值观念。

  当然,在当代中国追求这种具有精神性、神圣性的美,需要一大批具有文化责任感的艺术家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积累,汲取现实生活的养分,创作出反映这个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引领时代的审美风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