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是君臣之道
(2014-11-20 09:32:32)
标签:
孔子臣下君臣君主使臣 |
分类: 知识窗 |
【论语】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19)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使用臣下,臣下事奉君主,双方该怎样相处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按礼去使用臣下,臣下应以忠心来事奉君主。”
在孔子看来,礼是对君臣双方的约束,像是一种“契约”,也就是说,君王应该“循礼”,臣下应该“尽忠”。
当然,在君臣关系中,孔子是主张“尊君”的。
【论语】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八佾18)
【译文】孔子说:“我完全按照礼的要求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谄媚呢。”
孔子似乎并不在意别人所谓“谄”的非议。谄与非谄,检验标准是看合不合礼。
孔子在这里留下了一个问题:如果君王不“循礼”,臣下是否还要“尽忠”?对这一问题,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过。不过,一百多年后,孟子倒是给了毫不含糊的回答:“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为犬马,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君对臣好,臣对君忠;君若犯臣,臣必反君。
前一篇:从面相窥探性格
后一篇:美,指向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