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雁栖湖畔,秋色绚烂

(2014-11-07 07:47:26)
标签:

雁栖湖

箭扣长城

云蒙山

长城

天梯

分类: 东西南北

    

  2014APEC盛会召开在即,会议所在地北京怀柔区雁栖湖引来众人瞩目。
  雁栖湖三面环山,景色宜人。位于雁栖湖一座湖心小岛上的APEC峰会场馆,宛如振翅欲飞的大鸟,与湖光水色,相映成趣。

  雁栖湖——山水相映气象奇

  雁栖湖:三面环山,气象万千。
  雁栖湖风景区坐落于怀柔区,湖水碧蓝澄澈,因每年春季有成群的大雁等珍禽候鸟在此栖息而得名。春季,雁荡鹤舞,百花吐艳;盛夏,湖光山色,青翠欲滴;金秋,层林尽染,花果幽香;隆冬,银装素裹,清雅如画。
  景区内植被覆盖率高达90%,遍植枫树、银杏、合欢、翠竹、法桐等名贵花木10万余株,春夏浓荫蔽日,金秋一片火红。大雁、仙鹤、白天鹅、淡水鸥等珍禽候鸟常在湖岸栖息繁衍,万里长城隐现于层峦叠嶂之间。
  雁栖湖是北京人常去的健身、度假之地。攀岩、射箭、戏水等健身休闲设施一应俱全。乘船游湖,登山远眺,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里,怎样都是惬意。
  近年来,雁栖湖景区进行了规划升级,整个园区被划分为山体健身区、滨湖观景区、儿童活动区、游览休憩区、餐饮服务区、娱乐中心区六大板块。为了方便残疾游客,所有休闲观景场所都配备了无障碍通道。
  金灯山是景区最佳观景点。登上金灯山远眺,绵延起伏的万里长城、巍峨宏伟的红螺山,俱收眼底。而近处,APEC峰会位于雁栖湖一座湖心小岛上,富有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屋檐翘起,宛如振翅欲飞的大岛。建筑与景观,相映成趣。
  APEC开完,雁栖湖肯定会更火。赏完水景,不仅可去附近的农家乐一酌怡情,也可在附近大酒店边品香茗边览峰会核心岛的全景。

  箭扣长城——雄奇险要自逶迤

  雁栖湖周边,还有哪些好去处?
  相比离雁栖湖不远的慕田峪长城而言,带着古朴野味风的箭扣长城是他的力荐。
  箭扣长城位于怀柔渤海镇,往东是慕田峪,往西为大榛峪。自牛犄角边、东西缩脖楼、箭扣梁、将军守关、天梯、鹰飞倒仰、北京结到望京楼,绵延20多公里,惊、险、奇、特、绝尽显,险峰断崖之上这段不事雕琢的长城亦显得更为雄奇险要。古旧、朴拙的砖石绵延于崇山峻岭之中,金戈铁马的气势扑面而来。
  箭扣长城的名字源于其形蜿蜒呈W状,神似满弓扣箭。
  箭扣长城既是明代万里长城最出名的险段之一,更是近年来各种长城画册中出镜率最高的一段,为摄影发烧友的必拍之景。
  完整的箭扣长城分三段,从西向东依次是北京结——箭扣(西部);箭扣——牛角边(中部);牛角边——慕田峪(东部),全长共计20公里左右。从赵氏山居右手边的小路出西栅子村上长城箭扣,顺着长城顺时针方向前往天梯,天梯陡峭难行,攀爬颇费体力。爬过天梯便接近了箭扣长城段最险要的制高点“鹰飞倒仰”。“鹰飞倒仰”是一处修建在突兀山体之上的敌楼,取名之意为连雄鹰飞到这里也要倒仰向上、奋力高飞方可至顶,险要程度可见一斑。
  建议游人爬箭扣长城不要独自前行,山势陡峭,找几个伙伴一起,跋涉之中方便相互照应。脚力不济的游人游箭扣长城可以选择后山北线,顺着郁郁葱葱的林间小路往前,不必过于辛苦亦可登上巍巍敌楼,青山翠谷尽收眼底。
  选择北路还可以顺路到神堂峪峡谷和小鱼欢闹一番。溪水清浅,小鱼小虾常聚集在溪底喁喁私语。秋天,在溪中的巨石上枕着阳光,欣赏着眼前丛林斑斓的色彩,打个小盹儿,想必是对疲劳双足的最好慰藉。
  如果时间充裕,可赴黄花岭长城一观。这个历史上的著名军事要塞因后人修建水库、库水淹没长城而形成了“水长城”的独特景观,山水相连,原汁原味,值得一看。

  云蒙山——五彩斑斓好个秋

  距离雁栖湖数十公里的云蒙山,是北京市知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主峰海拔1400多米,素有“小黄山”之称。
  深秋时节,可赴云蒙山一赏枫红。
  这里有著名的“四多”:奇松怪石多,仙山古洞多,飞瀑流泉多,瑞木瑶草多。峰、石、潭、瀑、云、林之景交织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
  通往主峰的路有两条:一条是从净身池经胡桃涧、过望京台到云蒙山主峰;另一条则是从净身池经怀古石屋、过云蒙林海到云蒙山主峰。第一条线路长有5公里,山路较陡,第二条线路距离较长,但比较平坦。那次,魏薇选择了第一条线沿着山路继续攀登,沿途淙淙溪流相伴,片片金黄的树叶漂浮在清澈的溪流上。登顶后,一阵秋风吹过,满山层林灵动起来,着实让他们乐而忘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