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守是一种自我约束
(2014-10-31 09:48:53)
标签:
操守
守死善道
道德操守
笃信好学
孟子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操守涉及人的志行品德,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只有笃信,才能好学,笃信是好学的必要条件;只有守死,才能善其道,守死是善道的必要条件。笃信而不好学,是因为笃信未必正;守死而不足以善其道,死亦枉然。笃信好学是基础,守死善道是结果。怎样践行守死善道?孔子举了三个例子:其一,不可去“危邦”谋事,当发现所居之邦政纲紊乱时,应该尽早离去。其二,天下有道,可以入仕途;天下无道,就应当隐居起来。其三,在社会秩序良好的情况下,因谋生乏术而处于贫困卑贱的状态,应该感到羞耻;在社会秩序紊乱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操守而与无道的社会同流合污,即便获得了富贵,也应感到羞耻。
善养“浩然之气”的孟子,关于操守的坚持,气势更足。他有一句千古名言,2000多年来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人的操守如何,往往面临三种考验:一是如何面对富贵。古人有一句话:“饱暖思淫欲”,一个人钱多了,社会地位高了,便容易贪图享受,甚至腐化堕落。因此,富与贵是检验人的操守是否坚定的一面镜子。二是如何面对贫贱。俗话说:“人穷志短”。一个人为了急于摆脱贫困,往往以放弃自己的信仰和处世原则为代价。因此,能否“安贫乐道”、面对贫困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也是人生中的一种考验。三是如何面对权威。在权力威势面前,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为权势所屈服,不让权势扭曲自己的人格。
荀子虽然在性善性恶上与孟子持相反意见,但是在道德操守方面的看法,与孟子的观点一致,认为一个人有了地位时,不可以骄狂;受到上级信任和重用时,更要注意谦和待人;当握有权力时,不要专横跋扈;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要头脑清醒;即便是在生死关头,也不能做出背离道义的事情。总之,人的地位境遇有变化,人的道德操守不能变。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