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有静气,处处是净土

(2014-08-30 06:28:44)
标签:

净土

齐白石

悦心集

道义

古今中外

分类: 散文随笔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天都在演绎着各种闹剧。这种种人间闹剧,被古今中外的作家写进了他们的作品中。比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写尽了世间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丑恶:金钱调动起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卑劣情欲,人人都毫无例外地追逐金钱,它把一切统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导致良心萎缩、野心滋长、道德堕落、物欲横流。

    清代雍正皇帝编撰的《悦心集》中,有一则《尧舜至今尚在》的短文,也很有意思:“昔有一名僧,被召见驾,叩首呼万岁。上曰:‘人生百年且不可得,何云万岁?’僧曰:‘尧舜至今尚在。’上大悦。复问曰:‘京师有多少人?’僧曰:‘只有两个人。’上曰:‘何谓?’僧曰:‘一个为名,一个为利。’上点头称善。”司

    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为了名与利,古今中外,许多人无所不用其极。诚信可以不要,道义可以不讲,良心可以丢失,尊严可以扫地,唯一要的就是名与利。

  罗兰说:“凡事如在金钱利益上着眼,就难免在人情道义上有几分刻薄。”

  在当今这个崇尚权力与金钱的时代,寻找一块远离喧嚣尘世的净土,是许多人心中的向往。净土在哪里?窃以为,净土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是真的没有车声马叫,而是主人的心静,有静气。心远,就是心静。一个有静气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会心如止水,住任何地方都是净土。丰子恺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而清朝两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说:“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齐白石老先生在成名后,有人问他,如何从一个木匠华丽转身为一个作画的巨匠?齐白石说: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

  朋友,你还在为找不到一块修身养性的净土而苦恼吧?我要告诉你:人有静气,处处是净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