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在舌尖上的中国人

(2014-08-29 21:08:09)
标签:

中国人

巴解

食材

潮汕

王刘安

分类: 散文随笔

    中国人之于饮食从来就不那么简单,《尔雅》里一句:“食色,性也!”道出了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那与传宗接代并重的地位。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了捕鱼。相传,中国人的先祖伏羲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采野麻搓成绳子,用绳子织成渔网,开始教人们捕鱼捉鸟。于是有了《史记·三皇本纪》中的“结网罟以教佃渔”一说。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这又为中国人的菜肴里增添了一味难得的食材。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以小麦和大豆作为原料,可做成的菜肴分别为80例和81例。

    中国人吃螃蟹的历史也是相当早的。相传,大禹治水时,有一年发生了蟹灾,一个叫巴解的监工,使用开水烫蟹,没想到烫死的螃蟹竟然发出了诱人的美味,于是巴解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调味料方面,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了姜的作用。孔子晚年爱吃姜,也许是因为他偏好姜的辣味,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姜能解除腐肉中的毒素。唐朝时,韩愈被贬潮州,为了避除潮汕之地的瘴疠之气,韩文公也以生姜为主要食材,为潮汕解除了萦绕不绝的疫病。中国传统的调料除姜、葱外,其余的调料大多都由外来引进。如苜蓿、洋葱引进自西域,大蒜引进自尼泊尔,芝麻、胡椒、砂糖引进自印度,辣椒则是在明朝末年才由墨西哥和秘鲁传到中国。由此可见,中国人如今最受欢迎的火锅最早也得是清朝才在四川、重庆一带码头船工们的餐桌上出现。

                                                                                     (李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