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诱惑
(2014-08-06 10:34:04)
标签:
羊续公仪休李齐鱼价干鱼 |
分类: 散文随笔 |
据《后汉书》记载,羊续在担任南阳太守时,就非常喜欢吃鱼,他手下有一个叫焦俭的官员,投其所好,在三月的一天送来一条大鲤鱼。羊续没有拒绝,也没有吃它,而是把这条鱼挂在了房檐下。不久,这条鱼就干得只剩下骨头架子了。
第二年三月,焦俭又送来一条鱼,羊续二话没说,只是用手指了指那条干鱼。焦俭面红耳赤,从此再也不敢送鱼。羊续呢,为了让下属不勉为其难,从此再也不吃鱼。还有一个故事见于《南史·傅昭传》中,与上一个故事有些雷同。也好吃鱼的傅昭在任安成内史期间,因为安成少鱼,所以鱼价特高。于是善于拍马的下属,便在夏天给他送来了不少鱼,傅昭全都挂在了门边上,变成了鱼骨架。那些人见到这些,都明白了傅昭的清廉之德,不敢再送鱼了。
一条鱼能够成全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谁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可有的人就是禁不住这些“鱼”的诱惑。但古人对这些鱼是非常注意,非常讲究,非常谨慎的。
对鱼的重视,实际上就是对德行的重视,说到底,还是怕触犯法律,害了自己或家人。贪官们开始多是收受人家一条鱼,后来慢慢堕落就是一个明证。据《史记·循吏列传》记载,因为公仪休喜欢吃鱼,全国给他送鱼的不计其数,但他都一概拒之。弟子不明其故:“先生爱吃鱼,为什么送到手的鱼不要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接受别人的鱼。如果接受了别人的鱼,就犯了法,犯了法就免了职,免了职不但没人送鱼了,自己也没钱买鱼了,也就吃不上鱼了。如果我不接受别人的鱼,就不犯法,就不免职,就有工资,就永远有钱买鱼吃。”
话语质朴又富有哲理,值得人们深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