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易被误解的字
(2014-08-02 07:43:46)
|
|
理解成语,我们通常都是逐字解释,然后把每个字段意思连缀起来,当作它的整体意思。可是,这种方法不能滥用,因为有可能因望文生义而错解字义。
吉人天相。“吉人”就是好人、吉祥的人。“天相”,我们容易看作“天生的面相”。就把成语理解为“吉祥的人天生就有副好相貌”。翻开词典看,“吉人”解作善人,而“相”是帮助、保佑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好人会得到天地保佑,多用作对别人遭遇危险或困难时的安慰语。”《元·方回·其喜》:“释怒恩须报,天终相吉人。”“相”,动词,帮助,而不是名词“面相”。
克勤克俭。这个成语的“克”与“克敌制胜”“克己奉公”的“克”的讲法不一样。“克勤克俭”与“克尽厥职”的“克”都是“能够”的意思。“克勤克俭”是能勤能俭,“克尽厥职”是“能够尽他的职守”(厥:其;他的)。而“克敌制胜”的“克”是“战胜”,“克己奉公”的“克”是“约束”的意思。前后两个“克”字的意思大相径庭。
不名一钱。这个“名”与“不可名状”的“名”讲法也是不一样的。“不名一钱”的“名”是“占有”意思,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王充《论衡·骨相》:“(邓)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而“不可名状”的“名”,是“用语言说出”的意思。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