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焉能无友?身在官场,岂能无朋?然而,人生多歧路,官场多险恶,从政者要想结交几个志同道合之友是很不容易的。
《庄子·列御寇》中讲:“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说的是世人之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象还要艰难。确实如此,要想完全了解一个人的内心真实变化,是困难的;要在官场上读懂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更是难上加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不少人在官场交友中,由于不谨慎,真伪不能识别,以致工作失误,事业受挫,给国家造成损失,自己也留下终身遗憾。那么,作为一个从政者,在交友时,应该从历史上古代圣贤那里听取哪些警戒呢?
其一,慎所从。谨慎结交,知人而友,这是从政者交友必须具有的正确态度。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君子慎所从,不得其人,则有罗网之患。”一个人格高尚道德修养深的人,应当谨慎选择自己所跟从的人,跟从了不适当的人,就有可能进入罗网的祸患。(见刘向《说苑·敬慎》)
墨子曾有深刻的阐述,他用染丝作比喻,说明天子、诸侯、大夫、士,必须正确选择自己的亲信和朋友,以便获得良好的熏陶和积极的影响。其影响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一生事业的成败,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亡。对国君尤其如此,如舜、禹、汤、武王,由于正确选择了亲信和朋友,受到积极影响,故能称王天下。而夏桀、殷纣、周厉王、周幽王,由于错误地选择了亲信和朋友,听信谗言,受到坏的影响,结果导致国亡身亡。(见《墨子·所染》)
荀子以南方小鸟蒙鸠、西方植物射干等生动的比喻,阐明了交友必须谨慎的道理:“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强调了道德高尚的人,居住时一定要选好处所;出外游历,一定要结交德才兼备的人,其目的就是谨防邪恶而靠近正道。(见《荀子·劝学》)
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早就流传千古。“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跟为人正直的人结为朋友,跟秉性诚实的人结为朋友,跟见多识广的人结为朋友,这都是对人有益的。同惯于歪门邪道的人结为朋友,同喜欢阿谀奉承的人结为朋友,同善于甜言蜜语的人结为朋友,这都是对人有害的。
其二,不滥交。志不同道不合者,不可与之相交。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见《论语·卫灵公》)说的是与志道不合的人结为朋友,便不可能在一起筹谋,不可能共干一番事业的道理。
重权势财利者,不可与之相交;谄谀之人不可交;不听忠言者不宜交。
其三,防人之心不可无。从政者对朋友应该信任,应该待之以诚意,但谨防之心不可无。这是社会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尤其在官场这个充满风险的舞台上。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从政者,既不能没有朋友,又不能滥交朋友;既要注意谨慎结交,更要注意择善而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