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崇高目标的引领不行

(2014-05-11 09:28:14)
标签:

教育目标

不应

人心

方式

两条路

时尚

分类: 散文随笔
    近日,江苏一位副校长在学校升旗仪式上的演讲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和热议。而其焦点,就是这位副校长讲了这样的“雷人”话语:“你追求加内特、詹姆斯、科比、麦蒂、邓肯、霍华德……你不学习,连一张季前赛门票都买不起。”“你追求金泰熙、宋慧乔、孙艺珍、全智贤、金秀贤……你不学习,全家搞一顿炸鸡啤酒你都要考虑考虑。”

    大多数人争论的是该不该讲这样的话,该不该在那样的场合讲这样的话。对于这位副校长为什么要讲这样的话,则或者归之于应试教育,或者怪其只尊重物质利益。这大概还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

    这位副校长讲这番话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做这样的推理:你们(学生)追求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享受,但你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富和地位;你们若想得到一定的财富和地位,则必须努力学习。那么,很显然,这位副校长和许多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一样都注意到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不容忽视的现实:我们的学生们普遍缺乏积极上进、勤奋追求、日高日远、止于至善的人生追求。因为没有这样高远的追求,便缺少了持续的学习动力和不懈奋斗的精神。

    那么,靠什么来引导学生勇于上进、积极求索呢?这样一想,一个重大的教育问题就明显地显现了出来:你只能通过学生最为关切的现实利益来吸引他们。我们只能通过“你如果不……就会……”或者“你如果……将会……”这样描绘一幅未来幻景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于是,我们的教育就极为现实地为学生指明了两条路途:不刻苦学习,未来一片惨淡;刻苦学习了,未来一片光明。先不说这样的说法是否科学和理性,就从教育规律来看,这肯定有悖于教育要注重过程这一理念,更与杜威所强调的“学校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预备”的观念相违背。

    一个人努力追求、完善自我、造福社会的崇高理想的具备,无非来自两个渠道。一个是外树,一个是内建。现在,我们看到内建有难度。那么,就通过最现实的利益驱动来外树,而且这样的外树还带着诱惑与逼迫的性质。这是诚不得已的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种局面的造成,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应当只由教育来负责,但它成为目前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

    遥想我们的古人,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理想,曾经激励了无数代人为了那看似空幻实则高尚的目标而终身努力。今天,时代在变,人心也在变。我们应该直面这样一个事实:因为没有崇高的目标的引领,我们的不少学生变得目光短浅,变得不思进取,变得意志薄弱。而从人生的使命、生命的价值、自我的完善、理想的实现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从而增加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则仍是一个有待于我们必须经过长期努力方能实现的教育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北京朝日坛
后一篇:致敬母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