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与油随想

(2014-05-10 08:35:13)
标签:

新时代

随想

领导干部

于左右

同类

分类: 散文随笔

    水与油共为生活中的“过眼体”。

  水与油,同为“过眼体”中的同类。这种同类就同在:两者同姓“液”、同叫“体”,同为躺下即“动”、同为立起即“静”。

  水与油,还像生活中的种种人。这种种人,形相近,习相远:一个身无色,不显眼;一个披衣艳,耀人眼。一个气无味,如清风;一个味芬烈,似香风。一个真看真透,即便千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个真看似透,哪怕咫尺,也如“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水与油,更像生活中“道不同”之人。这种道不同,不仅表现在:水则就下,油则媚上;而且表现在:水可使不洁者变洁,油则相反,能让洁者而不洁;更可表现在:水油若相交,必定不相融,甚至见面相搏,角力相激。这,只要看一看沸水中投油、滚油中投水时的景状便可知。

  水与油,在生活中,一个“坦荡荡”,一个“长戚戚”。此情此景,倒颇如古人所讲的“君子”与“小人”之谓也。君子者,诚如水。不仅自己如水,而且与人相交也“淡如水”。其因,也许在君子有“喻于义”之志、“有远虑”之故、有“勤小物”之因、有“不以私害公”之向。这样的君子,难免不似溪中水,即便“万山不许一溪奔”,也能“堂堂溪水出前村”,以至“奔流到海不复回”。

  水与油,君子与小人,这种比喻,是对水的肯定,也是对君子的褒奖。人,离不开水;社会,离不开君子。水,让人以生存、以延续;君子,让社会以向善、以向上。即便现时我们很少使用君子这个词儿,但生活中的君子并不乏见。且不说人们耳熟能详的雷锋、王进喜、焦裕禄、杨善洲等就是名符其实的“君子”,即使生活中那些“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普通人、平凡人,也个个都是新时代的“君子”。

  水与油,君子与小人,这种比喻,是对油的点睛,也是对小人的点破。油,入水而漂,浮也;沾物而润,滑也。既浮又滑的物品,很难让人信其诚了。故而,现实中,凡“油腔滑调”的,人厌;“油头滑脑”的,人嫌;“油里油气”的,人烦。倘若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今天东家长,明天西家短,穿梭于上下弄是非,游走于左右间人离,更是小人之举了。小人虽“小”,不可小看,他们有时也会得时、得势。但无论小人得时多么风光,得势多么荣耀,也难免“到头荣悴片时间”。毕竟,小人最大的“功劳”,是到哪儿,哪儿生乱;站哪儿,哪儿生变。古人所讲的“小人居人间则乱”,就是对他们最恰当的“颁奖词”。

  水与油,君子与小人,这种比喻,让人明白:做人该做何样的人;使人懂得:交友须交何样的友。特别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更会清楚,在生活中,该“亲”何样的人,该“远”何样的人。此“亲”此“远”,不仅关乎个人名声,更关乎事业兴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讲得透彻,“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不可不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