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盼的是清风,怕的是风沙

(2014-05-10 08:21:31)
标签:

问题

这些年

左右

西北地区

清风

时尚

分类: 老年天地
   “五一”前后,北方多风。北京连着几天刮风,五六级风带着沙尘,吹得人歪着身子走。新疆、甘肃、青海多地遭遇强沙尘暴侵袭,有的地方值勤交警成了“土人”。专家介绍,4月下旬至5月中旬,是我国北方沙尘暴多发期。

  这几年,许多人盼风。风能吹散灰霾,改善空气质量,刮风多好啊。人们盼风,难道是盼裹挟沙尘的风吗?一场风沙来了,看得见的后果是刮得人们灰头土脸,看不见而实际存在的后果是PM10超标。蓝天靠风刮,那也得看是什么风。人们盼的是清风,怕的是带沙的风。

  清风从何而来?首先得有能够成风的气象条件,再就是起风之处地面无沙源。人类无法左右气象条件,却可以在地面有所作为。防沙治沙,就是要让风变得清新无尘。治沙,治的不是风,而是沙,认为植树造林不利于治霾的看法,是一种误解。

  目前,我国还有173.1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其中120万平方公里不具备治理条件。在能够治理的地方,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在不具备治理条件的地方,实施封禁保护,消除放牧、开垦、挖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静待生态自然恢复。这两种办法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与此同时,还要防止出现新的沙化土地。不要以为只有北方地区才应该防沙治沙,南方和沿海地区同样有防沙治沙的重任。北方地区的许多沙化土地,原本是水草繁茂的地方,之所以发生这一逆变,是因为人们滥垦草原,砍伐森林,破坏湿地,过度抽取地下水,再加上采矿、修路等活动忽视生态修复,导致地面缺乏植被保护,造成水土流失。这一逆变这些年也出现在南方和沿海地区,教训极其深刻。

  与西北地区人们经常遭受风沙之苦不同,东部地区的人们受霾的危害大,受沙的危害小。有这点差别不要紧,理解治沙有助于治霾就行。理解之后,大家一方面要自觉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也要护绿植绿,想着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逐水草而居,是人类顺应自然的明智选择。现在,许多地方的地下水被过度抽取,邻近的江河湖泊要么被污染,造成水质性缺水,要么水量减少,造成水源性缺水。植物缺水会枯死,大地缺水会沙化,生产生活缺水就不仅是平地起沙的问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水与油随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