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 天人合一”说起

(2014-04-16 00:28:58)
标签:

感官

世界

也是

周公

内在

时尚

分类: 老年天地
   天人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曾经在大陆引起了很多讨论,包括季羡林这些学者。但是他们把天人合一变成了自然和人“合一”,这是现代的观念,从根本上就不对。古代的天人合一讲的绝不是这个,是讲一种超越的世界,而不是自然的世界,不是自然万物跟人的关系问题。这就被误解了,思考人怎么与自然合二为一?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用不着合一。

  天人合一应该是超越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合一,就是一种超越的世界,它不是我们眼睛能看见的、感官能感受到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之上还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说它是人造的也可以,说它是宇宙间有某一种力量使人有这种感受也可以。

  孔子有些东西被传达得太理性了,我觉得现代人读《论语》的时候把它太过现代化了,好像孔子完全没有天和鬼神的信仰。实际上孔子不是不信鬼神,而是他说不清楚,只好敬鬼神而远之,并不是无鬼论。当时攻击儒家都说他是无鬼论,无鬼论就意味着好像礼乐都不存在了。中国的思想突破是从礼乐的基础上突破的,而礼乐本身就有很长的历史。周公的时候有变化,孔子的时候又有变化,他把礼乐内在化,在仁的基础上才有礼,没有仁就没有礼。没有仁,礼就不能出现;仁没有礼,就没法表达。这就是礼乐进一步发展到各种思想的原因。道家的老子和庄子也是讲礼乐的,也是从礼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思想。墨子也是如此。他有时候反对乐,但是他对礼还是采取传统的看法,即“礼起于天”。一切德行之类的都变成内心的东西了。德本来是很外在的、复杂的问题,甚至于天给的东西叫德,后来慢慢变化为内心通过修养而培养出来的。所以自身的修养在各家各派都重要,墨子、孟子和荀子都提出“修身”。这都是很明显能看到的,把中国整套思想放在这种架构中也能够解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谷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