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要鼻子”说起
(2013-11-18 15:42:23)
标签:
很难读者美人见不得人查到时尚 |
分类: 散文随笔 |
也许可以这样解释,不要鼻子的意思可能就指连自己都不要了,比不要脸更严重。
明代社会大概沿袭了中国人喜欢看相的习惯,对长相的说明都紧扣住命运的贫贱富贵。万历年间王圻与儿子所编写的《三才图会》一书,其中有许多论身体的章节,谈到鼻子的部分,今人惊讶地发现古人把鼻子的样子分得好细。大略读了一下,鼻子有各种形状,分成龙鼻、虎鼻、胡羊鼻、狮鼻、狗鼻、鲫鱼鼻、剑锋鼻、獐鼻、猩鼻、鹿鼻、猿鼻、悬胆鼻、牛鼻、蒜鼻、猴鼻、鹰嘴鼻等。有趣的是,鼻子的形状都以其他动物如龙、虎、鹿、牛等并论,而这些不同的鼻子区别几乎都在山根、兰台、廷尉与准头上。
中国人虽然在古籍或文学上不兴讨论鼻子,对鼻子的各个部位倒是分析得很清楚,我们很容易查到这些什么山根、兰台、廷尉与准头的位置。山根在两眼之间,是鼻子起点,上接印堂。算命仙说山根高表示这个人自信心强,做任何事都会比别人顺利。兰台、廷尉即是左右鼻翼,应该圆满而肉坚实,鼻孔不露,无纹无痣,代表容易积聚钱财。准头位在鼻头,是决定一生贫富的关键。最好的准头,肉要厚,圆而不见骨。
早期中国人常认为鼻子长得好的男人会地位显赫,隆准龙颜,鼻子高的男人必定大贵,汉高祖刘邦被称为“隆准公”,但是《史记》中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司马迁笔下的刘邦活脱是小混混形象,他的鼻子会长得多好,颇让人怀疑。
有人说埃及艳后克丽奥佩脱拉的鼻子如果短一些,世界可能会有些改变。可见高挺的鼻子似乎就代表着美丽的容貌,的确,早些年女人的整型似乎都会考虑隆鼻。
《国语》、《韩非子》这两本书记载,郑袖是楚王爱妾,她嫉妒宫中其他的美女,骗她们说楚王喜欢美女掩鼻的姿势;结果,楚王见到美女掩鼻,以为她们嫌恶自己的体味,便下令“劓美人”,宫中美人的鼻子全被割掉了。
据说果戈理的鼻子比别人的长一倍,而且丑陋无比。果戈理曾写一篇讲鼻子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虚荣中的官员,有天起床发现他的鼻子不见了,他因此面临了见不得人、无法求官娶妻等命运。当那块鼻子奇迹似的回到身上时,他又恢复往昔虚荣的生活。读者似乎怀疑果戈理可能意有所指。
我们不求刘邦的隆准,不求埃及艳后的鼻梁,只卑微地盼望能呼吸顺畅,不必仰天鼻息。可人世的尘灰太多,在嗅觉很好时,要不过敏,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