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能鄙事

(2013-11-15 23:53:53)
标签:

天意

工具书

圣人

生命中

不上

时尚

分类: 散文随笔
    在明代头号智者刘伯温名下居然挂靠着一部常识大典——《多能鄙事》,举凡饮食、器用、方药、农圃、牧养、阴阳、占卜之法无不俱载,是当时家家必备的工具书。有人说,这部书跟刘伯温八竿子都打不着,坊间托名于他,是为了扩大影响和销路。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由公认的智者来倡导多能鄙事,才会产生显著的功效。

    “多能鄙事”源自 《论语·子罕篇》。太宰好奇地问子贡:“你们的先生是圣人吧?为何这样多才多艺?”子贡告诉对方: “天意要玉成我们的先生为圣人,就赐予他一些非凡的能力。”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以为然,他给出的标准答案才真叫靠谱:“我年轻时身份低下,所以会干不少粗活。”儒家的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现在打量它们,样样都不算粗活,但在当年,由于有人专司其职,贵族对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必修课不肯上心去学,精通更谈不上。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强调自己的能力源自于小时候的底层历练,这种诚实非常可贵。

    古代的大智者多半出身贫贱,粗活儿干得好,细活儿才干得精。傅说修筑过城墙,吕望贩卖过笊篱,百里奚养过牛,诸葛亮耕过地。史有明文,并非虚构。顶级文豪苏东坡也酿过糯米桂花酒,以独家烹饪法做出美味可口的红烧猪肉。干粗活儿,并不是可羞可愧的事情,恰恰是他们生命中一段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这说明,大智者的悟性也须接足地气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