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掸烦恼气,先懂白鹭白
(2013-11-13 00:52:08)
标签:
红尘
其心
环境恶化
俗人
灵性
时尚
|
分类:
散文随笔
|
赵朴初先生有曰:禅是一面镜,它洞彻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照亮人的心路。能够参透“生存华屋外,零落归丘山”的人,有了任何烦恼,也是能看得开的。即便身处艰难,也不觉苦,所谓“日日是好日,处处沐清风”。当你拥有一颗禅心,便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曾读过台湾散文家林清玄的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人见鹭,聪者见雪,智者见白。”短短四句,貌似直白,却多隐意之美。凝炼处,享有沉思气;妙解读,需要颜色分。由“鹭”到“雪”比拟,是第一层面;由“雪”到“白”(意指洁净、清雅)的推演,则是第二层次。由鹭—雪—白的层层递进,以自然之笔引领心灵淡泊的审美意境出现,可谓妙机多多。在这里,高贵典雅的白鹭,确是“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清软冷摇风”。
禅的境界,在乎心澄虚明;而后,向心而觉、心随境化、心识境远。儿童有诸多想象力,故快活无忧;禅者有无限的心应力,故能剪除外在的诱惑、沉迷,从内心修炼,得到快乐和宁静。有首偈语说得好:“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即第归。”只要心空,卸下赘物,你就是成佛作祖的高僧;倘若心不空,负累太多,即便日日诵经拜佛,也是个俗人。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空不能空,随波逐流,心念不定;因为选择太多,欲望太杂,无从选择。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有定性之力,而生其心性之花。回视白鹭之美,是因它们的心是空净的。富有灵性的白鹭,擅长“择优而栖”。当所栖息的环境恶化,白鹭常会不辞而别;而当环境得到改善,白鹭又会悄然飞回。淡中求雅,才极富飘逸神韵。看白鹭伫立,收羽翼、伸缩颈,长腿轻松如梦,支撑雪白身躯,俨然一位“雪衣公子立芳洲”。
人在红尘中,禅在白鹭间。人掸烦恼气,先懂白鹭白。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