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2013-07-22 15:31:43)
标签:

杂谈

不是我

命运

强者

长短

分类: 散文随笔

  ● [战国] 郑詹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君之心,行君之事。”

                                                          ——《楚辞·卜居》

  【背景介绍】

  楚国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却受到奸党的陷害而被放逐他乡,连着三年都不能见到楚王。屈原心中一片茫然,不知该何去何从,于是就向太卜(负责占卜算卦的官员)郑詹尹询问自己的前程。

  屈原问道:“我到底该如何?是该为国家尽忠,还是为名利奔波?是该仗义执言,还是苟且偷生?是该洁身自好,还是同流合污?是该像骏马一样昂昂千里,还是像水鸟一样泛泛波中?是要与鸿鹄比翼,还是与鸡鸭争食?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屈原还激愤地谴责了世道的浑浊颠倒:“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听到这里,郑詹尹放下了手中算命用的竹签,说道:“我恐怕帮不了先生的忙了。您看,一尺虽长,但有时却会觉得它短;一寸虽短,但有时恰恰觉得它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间的事物就是如此的变幻莫测,超出了人们智慧的所及,也超出了算命先生所能预知的范围,就连神仙也都搞不明白这其中的玄妙。所以先生不用多虑,按照你自己的意愿,去干您想干的事就好了。(用君之心,行君之事。)因为这确实不是我用占卜能预知的呀!” 

  《卜居》就是记述屈原与郑詹尹之间的这一段问答,文字优美,感情真挚,是《楚辞》中的一篇佳作。但也有史学家认为《卜居》不是屈原的原作,而是后人为了缅怀这位伟人而写的。

  公元前278年,秦军大举进攻楚国,衰败的楚国不堪一击。屈原见国破家亡,理想幻灭,在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的百姓为了祭祀屈原,就向江中抛洒粽子,从此留下了这一传统。

  【随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长长短短谁又能说得清?郑詹尹并没有给屈原答案,其实屈原也不需要答案。

  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去算命的,因为去算命本身就意味着向命运屈服,而只要向命运屈服,就难免受到命运的捉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是自己的心与行为在时时刻刻左右着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