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这座“十三朝古都”的风采
(2013-06-29 06:40:06)
标签:
风光无限晚照眼帘游客春寒 |
分类: 东西南北 |
|
|||
前些日子,有幸一睹临潼这座“十三朝古都”的风采。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闻名海内外,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又被誉为人类“第八大奇迹”。穿过馆前服务区,我们随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进入一号坑参观,在外面还说说笑笑的游客变得鸦雀无声,无不被这世界文化遗产的宏伟气势所慑服。形态各异的高级军吏俑、鞍马骑兵俑、跪射武士俑、彩绘铜车马、夔纹瓦当……,大秦帝国当年混一宇内、并吞八荒的豪迈气象,一览无遗。 出兵马俑远眺,“苍苍茫茫在何处,骊山脚下秦皇墓”。巍峨雄壮的秦始皇陵位于骊山北麓,这座帝王陵寝规模宏大、埋藏丰富,不禁让人发古之幽思。临潼在秦朝被称为郦邑,得名于不远处横亘于原野之上的骊山。古人云,“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道出了骊山的翠秀葱茏,“骊山晚照”更是被誉为“长安八景”之一。 “泱泱大秦、殷殷盛唐”。秦汉以来,盛唐是炎黄子孙心底抹不掉的辉煌记忆。记者接着前往享誉古今的华清池,这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素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据研究,华清池温泉水中含有二氧化硅、氟离子等多种矿物质,对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均有明显的疗效。温泉水早在6000多年前就为新石器时期的先民所利用,后来吸引周、秦、汉、隋历代帝王沐浴游幸,直到现在,当地还有“三月三洗桃花水”的风俗。可华清池真正为大家所熟知,还是在唐朝。 一进华清池景区,浴纱半掩的贵妃入浴雕像婀娜妩媚。据《旧唐书》记载,每年10月至次年暮春,唐玄宗都会驾临华清宫避寒游乐,前后多达近50次。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在耳,“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拾阶而上,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和尚食汤等皇家汤池遗址映入眼帘。华清池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40多摄氏度,涌出的幽泉清澈纯净,水面云蒸霞蔚。记者来到一处泉边以手掬水,顿感芳香细腻、温润爽滑。 移步到芙蓉园爱情文化景区,一株连理树生长于盟誓台中,相传其为李隆基和杨玉环亲手所植。“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仅仅是鱼欢水暖、芙蓉晓月、鹊桥比翼、琼台合欢等景观名称,便吸引了不少情侣在此依偎、合影。 临潼拥有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个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密集程度全国少见。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是传承历史文脉的厚实根基,也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独有优势。 郭沫若有诗云,“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很好地概括了骊山的风景特色,同时抒发了王朝兴衰之叹。临潼,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旅游画廊,随着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建设,必将风光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