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伏天与夏九九歌谣

(2013-06-22 20:20:40)
标签:

杂谈

歌谣

公历

辛﹑壬

年份

分类: 知识窗

 

    民谚:“二暑相连进酷暑,夏至三庚便入伏”。“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是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时期,民间称其为“盛夏酷暑”。

    关于三伏天的制定,在我国农历中,是用“天干”﹑“地支”相组合,来记载年﹑月﹑日﹑时的。历法规定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配成60组不同的名称循环使用。每逢“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日开始,依据“干支”纪日的排列顺序,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也叫头伏)。如2013年,夏至是公历6月21日(农历五月十四),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3日(农历六月初六),进入伏天,也叫头伏,共10天。第四个庚日是7月23日(农历六月十六)为中伏,中伏是20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关于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天数,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为30天,有些年份为40天,今年伏天就是40天。

    伏天,在民间还有许多习俗和谚语,如“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荞麦”,这是关于农事耕作的谚语。“头伏热,二伏酷,三伏还有秋老虎”,此民谚是对伏天天气热度的描述。在饮食方面有“头伏佼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谚语。通常所说的入伏后,恰在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光,农家新粮满仓,入伏时吃上一顿过年时才吃的饺子,以示对丰收的庆贺。一般人大都热天食量下降,俗称“不立夏”,进入伏天就要尽量调节饮食,做些可口的饭菜以增加食量。而饺子﹑捞面﹑鸡蛋饼也是过去农村人的上等餐。在伏天人们通过调节饮食来加强营养,又多以清淡易消化者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伏天,在情绪上也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和勿怒。三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特別是室外工作者,更要预防中暑,应多备些防暑药物和器具。三伏天和三九天一样,虽是一热一寒,民间有严冬“九九歌”,也有炎夏“九九歌”:

    夏至三伏九,扇子不离手。二九一十八,脱衫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大汗满身流。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树荫适。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半夜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开柜取棉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