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时间读书
(2013-05-29 19:53:34)
标签:
杂谈
本质
对象
方式
中国人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据报道,中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甚至有人发出“静下来读点书是一种奢侈”的感叹。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地铁、草坪、沙滩上,为何有很多人在读书?这让我很好奇。
在许多国家,休闲时读书,只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方式。要托起“读书消费”,需要成熟、商业化的文化产业。文学作品分为纯文学和畅销书,前者名声极盛甚至可拿大奖并成经典;后者内容引人入胜,新人新书辈出,外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越发成了读者追捧的对象。
休闲时读书成为习惯,还需要一个公共或私人投入巨大的“图书分享系统”。很多发达国家大学图书馆研究生借书标准为200本,很多城市每个社区都有规模很大的图书馆,借本书就像买个冰激凌一样容易。
文化的“奢侈”与“习惯”多少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不同阶段的风格。中国孩子往往为了应试而读书,很多人长大以后,把注意力更多转向购房、购车甚至奢侈消费,无奈地忽略文化消费。现代化的“后发优势”,甚或不可避免地变成比较功利的“后发浮躁”或“后发焦虑”。
现代化的本质,仍然是人的现代化。如果更多的人能够仓廪实而精神文明,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就会受到更多的欢迎,就会更少些不合情理但似乎无奈的“提醒”和“限购”。
抽出时间读书吧!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