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老人的精神
(2013-04-13 17:55:40)
标签:
老人
状态
终身教育
不在意
华夏文化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近日,翻阅了周有光的随笔作品《晚年所思》,颇为受益。
《晚年所思》分三辑:依稀杂忆;这些人;文化的复兴。内容涵盖了人生经历,与知名人士交往的故事,对包括汉字、儒学、华夏文化等内容的思考,独具匠心,广泛博杂,文采斐然,全面地反映了作者近年来的所观所感,读之妙趣横生,令人齿颊留香。
“人家都说我的书房太小,我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我是有书无斋,却不在意,我是宁可无斋而有自由,也不要有斋而无自由。”在《有书无斋记》中,周老写了篇《新陋室铭》:“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字字句句无不体现出百岁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豁达的心境,读来让人感叹不已。
读《晚年所思》,我认为周老最让人敬佩的地方,还是他的精神——终身教育、百岁自学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年逾百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身体健朗。他笑称是要给自己“扫盲”,让自己始终处于常新的状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