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道
(2013-04-01 23:03:32)
标签:
无奈品质你能不知道学问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他开始寻找一个能够帮助他的人。一天,他的学生告诉他,有一个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个老家伙——老子就是老家伙的意思。
孔子坐上马车去请教老子。当他第一眼看到老子时,就感到有一种浑然宁静的东西深深地慑服了自己。
孔子问老子:“您怎么看待道德呢?你认为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人的好品质来呢?”孔子是一个道德家,他认为如果你能培养出人的好品质来,那就是最高的道了。
老子听后,微微一笑地说:“只有在你不道德的时候,才会想到道德的问题。只有在你没有一点品质的时候,你才会想到品质。有品质的人完全忘了品质存在的事实,真有道德的人是不用知道道德这个词的意思的。所以,不要那么愚蠢!不要试图去培养,只要自然就可以了。”
孔子听后,不由发起抖来。他就像临近深渊一样地感到害怕起来。当他出来后,学生们看到老师正在发抖,额上正在冒汗。他们无法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能有让老师害怕的人。
孔子说:“我听说过大象这样的动物,我知道它们是怎么行走的,我听说过海里的动物,也知道它们是怎么游泳的。我听过飞出地面几千里的大鸟,知道它们是怎么飞翔的。但老子这个人是一条龙。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飞翔的,永远不要靠近他,他就像一个深渊。”
自此,孔子再也没敢去见老子。
这种让孔子害怕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对待事物的全然性,即整体性的看法。就是把对立的东西看成一个整体,看成“一”,看成互补,而不是看成对立,不是看成分裂。
人们只知道生命宝贵,不知道当生命开始的时候,死亡就已经来临了。如果你不怕死,生命才会重生。那些死于癌症的人,90%死于对死亡的恐惧。老子告诉我们:“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说你有了功劳不要居功,把功劳让给领导和部下,你的功劳就实现了;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如果不怕死,死就离你远去了。这不是思想的逻辑,是生命的逻辑。你不要妄想,妄想会要了你的性命。生命的逻辑是喜欢空。如果你空了,那每样东西都会自动来临。老子说,如果你真能保持没任何欲望的话,不欲求任何的名誉、名望、金钱,那么作为一个结果,它自然会掉进你的这个“空”里。因为这个“空”是大地上的狭谷,地上所有的河流都会汇聚到这里来。
整个宇宙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宇宙中任何的事物都相互联系,要相信自己的存在。相信了存在,你就不会去占有。人为何要去占有?占有只告诉了你一个事实:你不信任存在,你必须为自己安排另外的保障和安全。因为你无法信任存在。不去占有,基本上证明了你对存在的信任。不需要占有,因为整体已经是你的了。
生命之道就是认识和实践生命的整体性。知道了社会的整体性,你看问题时就不会偏激,就不会用对与错,是与非来界定你的认知。知道了人生的整体性,你就能站在高峰时,也能看到低谷,才不会我是我慢,自以为是。知道了生命的整体性,你就不会对肉体和精神进行分裂;你就在看重生时,也看重死;当你知道了“自我”的重要时,你就会知道“无我”的宝贵性,你才会成为这个世界上不被打败的人。这就是孔子要问的道,可惜的是他放弃了老子的这一课,最后不得不发出“道不行,乘筏浮于海”的无奈和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