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这是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一项社会目标,意思是老有所养,上了年纪,头发花白的人不应该肩挑重物为生计而奔走。
我觉得,孟子的这句话是大有深意的——那些上了年纪、头发花白却肩挑重物为衣食而奔走的人肯定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群众、弱势群体。他们一生做牛做马创造的财富被上层统治者搜刮一空,自己没有丝毫积蓄,所以活一天就得劳作一天。孟子当然不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这么直白。他把老而不休的原因归咎于子女的不孝顺。孟子拐弯抹角地说了一车子话,无非是劝统治者让点利,让百姓喘口气。
他的这番话先说给梁惠王,梁惠王虽然表示“愿意听从您的教导”,骨子里却想着“这个老东西对我有什么好处”,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他又跑到齐国去说给齐宣王,结果呢,“王顾左右而言他”,又碰了一鼻子灰,想让统治者关心百姓,无异于对牛弹琴,甚至与虎谋皮。
其实,“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只是孟子提出的一项基本社会目标,而孟子更大的社会理想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无疑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
然而,仅就家庭生活而言,每当我听到歌星白雪唱的《常回家看看》时,心里就莫名地掠过一缕酸楚的情绪:如果我们以工作忙或其他林林总总的理由为托词,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时常去看望、去疼爱的话,那我们还怎么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还怎么去关爱那些鳏寡孤独者?让世界充满爱,从对待自己的父母做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