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宜常梳
用木制或牛角梳子或者用十指,从前到后梳理头发。头为经脉汇集之所。常梳理头发,可促进经脉的运行,进而达到疏通气血、濡养气血的作用。局部气血旺盛了,自然可使头发黑密。经脉气血旺盛了,还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一个人的精力,有效地缓解疲劳。
二、眼宜常运
闭上眼睛,眼珠缓慢转动,转动的幅度要尽量大,但不可以太用力。经常运眼可以涵养并且调节五脏六腑之精气,进而达到调节脏腑平衡,使脏腑精气旺盛。同时,运眼可以通过运动眼肌,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进而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
三、齿宜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肾气盛衰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经常叩齿可以坚固牙齿、调补肾气。
四、津宜常咽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然后将口水吞下去。唾液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绝大部分淀粉首先被唾液分解才能进一步消化吸收。唾液不仅是我们养生延年不可多得之宝,更是健康必需的物质,应该时时常咽。
五、颈宜常转
端坐或者站立姿势下左右缓缓摇摆头部,也可以保持肩膀不动,用下巴书写“鳯”字。动作一定要缓慢柔和,不然会引起头晕甚至损伤颈部肌肉。很多朋友会出现胸闷、憋气以及气短乏力的症状。经常转一转颈部,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疏通经脉,从而有效预防或者减轻颈椎病造成的不适并且梳理一身之气。
六、肩宜常耸
头摆正,挺胸拔颈,两臂垂直于体侧,然后两肩同时尽量向上耸起,前后环转。耸肩可舒活肩关节周围气血,改善肩周不适,还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疲劳,进而改善头部供血。
七、腹宜常收
可以不拘姿势,缓缓收紧腹部,坚持几秒钟再缓缓放开,如此反复。我们的脾胃制造了大量的“半成品”,堆积起来就成了大肚腩。收腹动作可以有效地调动腹部的脂肪。每个人的肠胃外面都有大量血管。整个肠胃的面积展开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收腹运动能很好地调动这些血管来帮我们搬运这些“半成品”。
八、腰宜常摩
用双掌贴在腰部上下搓动,直至感觉掌下发热,最后掌心不要急于离开腰部,让余热慢慢渗透进体内。摩搓腰部可以通过摩搓产生柔和的热气来疏通经络并温养肾气,不但可以缓解肾气不足造成腰腿疼痛、遗精盗汗等症状,更能达到促进生长或者延缓衰老的作用。
九、肛宜常提
将肛门慢慢收紧,坚持一会儿,就像轻轻地忍住大小便似的,再慢慢放开,如此反复。刚开始做不到,也可以连续稍快地收紧放开。肾开窍于前后二阴,主司我们的大小便。肾主水,而水性向下流,肾又开窍于二阴。所以说肾气最易向下流失,前后二阴则是我们顾护肾气的一道闸门。提肛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关闭肾精这个仓库的“后门”,这样肾气才能源源不断输往全身。
十、脚宜常按
要经常按揉整个足部及相关穴位,如:足底涌泉穴,足背太冲、足临泣,内侧公孙、照海,外侧京骨、申脉等。人们常说脚是人体第二心脏,其原因何在呢?足经从脚到胸腹,再到头部,覆盖的范围比手经更大,得病也更多、更重。所以说,养脉气之根本正是要从双脚入手。
这十个小动作看似简单,如能长久坚持,能有意想不到的养生功效。一方面,养生还注意“树根”和“树叶”的关系,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懂得“以根滋叶,以叶养根”的道理。另一方面,人体健康在于经脉气血的顺畅运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