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庄子,体味自然
(2012-12-16 23:12:03)
标签:
背影
来处
又一
学习工作
是我们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即使生活在喧嚣之中,我们依旧需要一片安顿心灵的“伊甸园”,即使整天为学习工作而忙碌,我们依旧需要一片心灵的“栖息地”,这或许就是国学大兴的原因之一吧。
——题记
从来没有人能如庄子般自由,他如鲲鹏般高高在上的俯视一切,漠视一切。他静静地看着战乱的社会,纷繁的世道以及朝堂上那些争名夺利的丑恶嘴脸,不屑地摇头,潇洒地转身离开。
我们常自以为是地去解读庄子,抱着一些不明的目的去学习他,又或者从他留下的只言片语来揣摩他,然后又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悟到了庄子,悟了道,看破了世俗的枷锁,能超脱于这个世界,但是,我们真的悟到了吗?又或者我们真的能超脱于整个世界吗?
不,完全不能,又或者能,但绝对不是我们,那些人可能是河边垂钓的老翁,可能是深隐山林的智者,可能是田间劳作的老农,但绝对不是我们;这不仅仅是因为现代人缺失了古人的大智慧,而是道家本身阻隔了现代人悟道之路。
道家讲求清静无为,这是我们现代人的一种奢望,在我看来,社会的每一次发展,都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喧嚣,更多的禁锢,因为每一次物质上的发展,都伴随更多的享受,同时蔽盖了人们精神的光辉,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环境影响,在这个高度发展的社会,我们也许只能活在喧嚣之中,而只有那些远离闹市的隐者,才能体味庄子,体味自然了罢。
同样,我们也不能做到无为,这种超脱世俗的思想观是与我们的价值观“大相径庭”的,正是《红楼梦》中说的那样“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有为、立业,才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可悲的是,一旦我们踏足于这个社会,深陷于这个泥潭,那么我们便会越陷越深,再也无法逃脱,这或许也是《史记》中记载庄子拒不为官的原因吧!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地邀请,庄子不为所动,这不仅是因为庄子不屑于功名利禄,也是因为庄子明白,一旦他涉身于朝堂之中,就再也不能回到原本热爱的宁静生活中去了,因此,庄子用“无为”这一做法抗衡社会所带来的种种不可抗力。然而,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又该如何抗衡呢?从我们走出学校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深陷于世俗之中,就注定不能以“无为”之心来处事,也就注定不能理解庄子,不能超脱世俗。
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庄子,即使生活在喧嚣之中,我们依旧需要一片安顿心灵的“伊甸园”,即使整天为学习工作而忙碌,我们依旧需要一片心灵的栖息地,这或许就是国学大兴的原因之一吧。庄子给予我们的,是这样一种机会,一个暂时超越世俗的机会,一个放下一切的理由,此刻,那个在“世界”面前转身的背影,是我们需要仰望的存在。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