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时辗转5家医院才被收治

标签:
急救人员急救中心时刻万次常态杂谈 |
分类: 东西南北 |
http://paper.people.com.cn/smsb/res/1/20121129/1354166118609_1.jpg |
引起广泛议论的微博,来自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于莺大夫。11月19日中午,她在微博中写道:“昨晚抢救室最后一张床进了个年轻患者,一进门就开始复苏。正忙着,护士叫我出去,120又送来个意识不清的患者,我们没床没设备,提出让他们转送别家,120告诉我,到这里已是第五家,都没床。看着家属欲哭无泪的脸,心理防线顿时倒塌!全市急救资源不联网,病人找床只能凭运气,神奇的医疗啊!”短短几个小时,这条微博就被转发8000余次,评论1600多条;至25日晚,转发更是超过2.7万次,评论4000多条。
这位在急救车上待了足足5个小时,从通州263医院到民航总医院,再到北京军区总医院、东直门中医院,在急救担架上被多次辗转、始终无人收治的老人叫冯石兰,今年已经60多岁。11月18日晚上,急救中心将她送至的最后一家医院是北京协和医院,虽然急救室没有病床,但医院还是在留观室里加了床,将她收治下来。11月20日,老人去世后,她的大儿子面对媒体含泪说道,为何急救车连续跑了5家医院才有人收治,“这里面具体怎么回事,我真不知道,也不敢想”,他只知道,“如果能及时治疗,我相信我妈妈不会没的。”
事实上,在120急救人员和很多急诊科大夫看来,急救病人送到医院却没有床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个病人被多次要求转送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有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公立三级医院共有床位122万张,平均使用率达到了104.2%。自2008年以来,医院病床使用率一直保持在100%以上。具体到急诊科室,在三甲医院,床位不够用几乎已成常态,北京协和医院更是一直流传着“急诊永远少一张床”的说法。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于学忠说,急诊室原有11张抢救床,现已加到了31张,还是满足不了本市和外地急救车源源不断送来的病人。“最紧张时急救床和车都没了,一块让病人躺下来的地方都没有。”究其原因,周荣斌认为,除了很多老病号压床不走外,医保制度中“超过24小时留院观察予以报销”的惠民政策,也成了急诊床位被占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