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者爱人”的领导哲学,认为下属有理智、有情感、有自尊,领导应当赏识和爱护下属。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渴望被别人赞美是人最基本的天性”、“人生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心理学也认为,赏识是顺应人的心理需要,创造条件使人的优点和长处发挥而不被扼杀,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的一种方法。领导善于赏识下属,能给下属以激情、力量、智慧,让下属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得以释放。因此,作为一名睿智的领导者,要善于捕捉部属的闪光点,哪怕是取得的微不足道的成绩,也要及时给予鼓励、褒奖。有时候,领导者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唤醒部属“向上”的潜意识,从而焕发出强烈的积极性、创造性。
赏识下属,就要以识人慧眼用人优长。古语讲:“录长补短,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天下无不弃之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领导者在知人的同时,更要善任,根据部属的优长劣短,准确定位、合理搭配,量才任用,把其放到最适合于发挥优势的岗位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以宽广心胸容人缺点。才华横溢者往往同时个性鲜明、棱角突出,领导者应以宽广胸怀对待部属,以宽广气度尊重部属,用宽容代替苛求,用鼓励代替指责,多一分理解,少一些抵触;多一些和谐,少一些隔阂,防止造成内部关系紧张。况且,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会互相转化的。领导者在用人时应尽量做到扬长避短,让下属的短处得到转化或克服,进而达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目的。
当然,赏识下属,不是当老好人,只唱赞歌,不说缺点,只看长处,回避问题。真正的赏识是情感和善意的流露,是理解和关爱的体现,是温暖和真诚的给予,是包容和信任的传递,要让部属感觉到领导是真心为他好,能够促进他成长进步,取得成绩。每个人都想遇到一位好领导,能够在工作上有所作为、有所建树。领导者只有从育人成才的角度,多替部属着想,从部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得到部属的真心拥护和爱戴,从而不断收获信任、生成战斗力,形成上级赏识下级、领导赏识下属、属拥戴上级、工作尽心尽力的良好氛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