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须弘扬传统
(2012-10-22 23:37:40)
标签:
中国社会孝悌《论语》社会矛盾西方文化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当今中国社会在结构、生活方式与思想意识上发生巨变。从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上看,子女对双亲能一贯和颜悦色已属难得;若要求承顺颜色、无违亲意,那是决难做到之事。以孝为本的文化还能继承吗?能继承的传统究竟是什么?传统是活着的,因此无须讲继承;已经死去的也无法继承。继承二字可以不用,只须讲弘扬。
以孝为本的文化之重要性,在《论语》中有经典表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有人指出,君子必须关注社会之根本,根本确立后,路线才得以确定,孝悌就是领导国家、社会之本,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之根本。
中国社会若否定了孝悌之根本地位,必定导致犯上作乱的社会状态。这涉及中国文化的去执传统。笔者一直认为,中、西文化之差异是根本性的。中国文化去执,西方文化坚执。西方文化之所以不能在中国社会扎根,西化倾向之所以引发中国社会重重矛盾,根源就在两种文化传统的差异。如今,道德滑坡已成为社会现象。怎样看道德滑坡的原因?这与中西文化传统差异相关。一些人士主张,解决社会矛盾的总思路应是加快西化步伐。然而,造成社会矛盾的总根源正是西化,或西化速度过快。认清这一点,中国社会才能健全发展。
前一篇:孔子为政以德的理论内涵
后一篇:《孟子》义利之辨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