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8天长假7.4亿人次出行
(2012-10-08 21:05:05)
标签:
交通运输名山中国旅游研究院大梅沙公路 |
分类: 东西南北 |
热词一:“最长黄金周”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从9月30日一直到10月7日,连续8天的长假成为史上“最长黄金周”。
“最长黄金周”里,约有一半中国人——总计约7.4亿人次,通过公路、铁路、民航等出行,创下同期出行新纪录。而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有出游意愿的高达87.9%,远高于去年同期的58.3%。期间接待人次约为3.62亿,较去年同比增长20%。
热词二:高“堵”公路
除了史无前例的长假,全国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的首度实施改变了许多人出行的选择。然而,超负荷的流量让多地“高速路”变“龟速路”“停车场”,高“堵”公路上的长龙不仅影响了居民出游的情绪,甚至还影响了正常出游计划。
热词三:景区“爆棚”
受今年8天长假、免费通行和景区“黄金周”优惠票价等因素的影响,“黄金周”里,多地知名景区出现“爆棚”现象。当观景成了“看人”,名山变成“人山”,有网友感叹道,“西湖见人不见桥,故宫人山如潮,三亚海滩成饺子锅,大梅沙滩人比沙子多。”
对不少居民而言,原本高高兴兴的“悠长假期”反而由于景区、公路主线的拥堵成为“自虐假期”。这除了显示出优质旅游资源尚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出游需求外,更给现有的景区“门票经济”敲了个警钟:景区收入单一依赖门票收入,往往寄希望于黄金周“人海战术”捞一把,对景区信息服务、游客疏导等软件保障建设却并不重视。
前一篇:论“晏子逐高缭”典故的现实意义
后一篇:“63岁退休”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