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担当之志 常练担当之能
(2012-09-17 16:31:57)
标签:
担当敢于f-14善于勇于杂谈 |
分类: 思想理论 |
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工作韬略、工作状态,决定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态势。胆识和气魄从何来,能力和素养如何体现,勇于担当就是衡量领导干部行为的尺子。
担当是品格,也是本领。勇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我们正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面对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瓶颈与约束,担当精神尤为可贵。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想在前,干在前,知责任,敢担当。既要有担当之志,更要有担当之能。
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是职责所在,也是立身之本。利益多元、诉求多样,解难题、破制约,领导没有担当就是失职,就失去了引领者的本色和责任,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如果该干的事不干、该负的责不负,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矛盾踢皮球、面对歪风往后退,就会错失机遇、贻误事业、带坏风气、影响发展。如果不做思想解放的先锋,善于把握大势,敢于打破陈规,勇于站在前沿;如果没有敢闯敢试的勇气、昂扬向上的锐气、追求卓越的志气,后来居上的豪气;如果不以全新的创业精神和决战决胜的创业姿态全心全意谋发展,那么加快转型跨越就有可能大打折扣。创业、创新、创优尤其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勇于干事,雷厉风行地抓,理直气壮地管,决不懈怠、决不退缩。
“为官避事平生耻。”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就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做一个理想高远、视野广阔、胸怀大志的人;做一个坚韧不拔、不惧怕任何风吹雨打、敢于牺牲的人;做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想担当而且善于担当,有敢于担当之胆之志,还有善于担当之识之能,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锤炼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负责的品格,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