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肿瘤是人体抗衰老的一种表现

(2012-09-13 22:27:47)
标签:

杂谈

胚胎细胞

肿瘤细胞

探索

调控

分类: 散文随笔

  

    恶性肿瘤发生不是一个单分子事件,不是孤立器官的疾病,而是全身性的疾病。它是人体生命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只是现在提前了而已。临床上经常看到有的病人肿瘤已经完全切除干净,但过了5年或20年,还可在原位促发再长出一个肿瘤。为什么会长?身体需要它长。肿瘤是人体抗衰老的一种表现。
  人的生命,说到底是增生与凋亡之间的平衡。胚胎时期,增生大于凋亡,于是形成胎儿;成长时,增生大于凋亡,于是形成个体;若增生小于凋亡时,人就衰老,更加失衡时就死亡。针对衰老,人体总是在搏击,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细胞的增生功能加强。局部的增生就是肿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如果能活到150岁,且不因其他病症或外伤死亡,那他一定会有肿瘤发生,不在这里就在那里。
  事实上,肿瘤细胞与胚胎细胞很相似,都能不断增生,不同的是,胚胎细胞形成生命,肿瘤细胞破坏生命,胚胎细胞可控,肿瘤细胞不可控,了解胚胎发生学的知识及奥妙,使不可控的癌细胞变得像胚胎细胞一样可控,是肿瘤研究的目标。
  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一个贯穿全能的分子,而是涉及多个分子甚至大量分子。这些分子协同作用,有的为因、有的为果、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为主、有的为次,最终共同促发了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可以称为癌变相关关键分子事件(CAKMEs),事件的结果就是局部肿瘤的发生。
  CAKMEs再重要,不等于有了它,就一定会变成癌症。人是一个整体,对“癌症病人”应该理解为“得了癌症的人”,而不是“人得了个癌症”。“我们现在来了一个病人,常常就把他局限在哪个器官,甚至于哪一个癌,忘记了他是一个人。同样一个癌,在不同的人身上,结果不一样,就是因为人不一样。这点非常重要。国外说医生的工作是看病人(seeapatient),而在国内,内科医生说‘我看病’,外科医生说‘我开刀’。”为什么癌前病变有的变成了癌,有的保持不变直至终身,有的甚至消失了?为什么老年性痴呆患者很少得癌,得癌的人很少得老年痴呆?这里除了CAKMEs不同外,更主要的是整体的调控因素、调控机制或力度不同。其中调控因素包括全身的神经体液调控、免疫系统调控、慢性炎症的影响等。
  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整体调节失常促发局部某种癌变关键分子事件的恶果。这种恶果反作用于整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置人于死地。因此研究肿瘤既要探索器官局部的CAKMEs,又要探索癌症患者整体调控的改变,并将二者密切联系,才能得出满意的结果。
  近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肿瘤的研究。从开始的整体观察,到器官认识,到组织分析,到细胞研究,再到分子探索,每一个阶段都取得了不少成绩。“越细越好肯定是对的,但是,是不是太细了就不能说明问题?”樊代明说,就像会场和宿舍,一个是开会的地方,一个是休息的地方,两者的功能肯定不同,但是具体到构成建筑物的元素,两者却没有什么差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