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伐木人”到“护林员”

(2012-08-23 14:49:52)
标签:

姜广君

大兴安岭林区

棚户区改造

阿里河林业局

天然林保护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20120823/1345658712062_1.jpg

  昔日:姜广君在阿里河林业局奎源林场221工队运送采伐下来的原木。
  

  

  我叫姜广君,家住内蒙古大兴安岭阿里河林业局。在上世纪80年代,我与林区许多同龄人一样,到林业局当上了林业工人,每天的工作是砍树。我依然记得,当年我们拿着油锯,开着坦克般的J50型拖拉机集材车上山伐木的情景:一棵棵粗大的落叶松、桦木在我们的油锯下轰然倒下。

  山上草皮少了,滚石逐渐多起来,以前常见的狍子、野猪等野生动物很少露面了。我也开始觉得不安,“天天砍树,将来树砍完了,林区人吃啥?”随着国家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我和工队的伐木工、集材司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变成一名管护工,工作内容由过去砍树变成了植树护林。

  “砍多少树,就要种多少树。”我们成立了20人的阿南林场营林管护工队,刚开始我是管护员,由于我在造林时干劲足、造林数量多、质量好,林场让我任队长,我造林的劲头就更足了。我仔细算了一下,在这10年中,我把过去砍树的棵数全部种上了。

  伴随着伐木工人纷纷变身护林员,大兴安岭林区发展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净增1011.7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8.3个百分点,新增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折算直接经济价值700多亿元。10年间,大兴安岭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

  10年间,我的家也不知不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我一直住在仅有30平方米的“板夹泥”房里,低矮、潮湿。幸运的是,2009年国家启动实施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去年我家分到了一套50平方米的新楼房,34英寸液晶彩电、电脑、电冰箱一应俱全。我想,条件好了,更要好好管护这片绿色林海,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