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富饶的黑龙江

标签:
石勒喀河黑土地粮食总产老工业基地高新科技产业杂谈 |
分类: 东西南北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20120809/1344452931359_1.jpg |
|
|
|
在祖国的北极有一条大江,她由南源的额尔古纳河与北源的石勒喀河交汇在一起,一路向东走去,将著名的北方大川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尽揽怀中之后,浩浩荡荡,直奔大海。她就是黑龙江。
这片土地钟灵毓秀,历经亿万年造化的孕育与雕琢,广袤的黑土地上,生长出大农田、大森林、大油田、大矿藏、大工厂、大界江、大湖泊、大湿地、大冰雪,这些无与伦比的资源禀赋,是宝藏,是底气,是希望。
美丽富饶是黑龙江省的外貌,粗犷豪放是黑龙江人的性格,而大气磅礴与宽广厚重是这个地域的深刻内涵。这里的人在这块黑土地上起舞,舞出了朴实坚韧,舞出了坚定刚强,舞出了壮美豪迈,舞出了意气风发。
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著名的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曾为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堪称中国工业化的脊梁。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鼓点,黑龙江人抓住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变压力为动力,转方式,调结构,展开了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蓝图。
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路径清晰,蓬勃发展,民生得实惠,实现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重。
美丽北大荒,塞外鱼米乡。富饶北大荒,中华大粮仓。千古荒原第一犁,拉出一轮红太阳。几代垦荒人,热血滚烫,汗水流淌,在茫茫荒原上高扬起现代化大农业的旗帜。这里万顷稻浪翻滚连天,这里水陆空机械联合作业,这里有四季如春的生态园区,这里挺起共和国粮食安全的脊梁。
耕耘黑土地,奉献全社会。1996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达到143亿斤,2005年突破200亿斤,2009年粮食总产突破300亿斤,2011年突破400亿斤,达到407.4亿斤,一次次地自我加压,一次次地刷新纪录。航化作业,飞机施肥,机械耕作,网络喷灌,沉重的铁犁走进博物馆,绿色生态农业成为新理念。
舞步轻盈,乐曲悠扬。在无边的苍莽森林,在大江湖泊的渔场,在金色的丰收田野,在热火朝天的工地、工厂,舞步酬谢着辛劳,舞步伴随着歌声高亢,他们不负上苍的厚爱,不负时代的期望。
起舞的人啊不会老,60余载岁月沧桑,黑土地上的老工业、老农场、老林区却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疲态、老态,反而在科学发展的旗帜下容光焕发。她风姿绰约,她庄严厚重,她崭新时尚,像大森林里的中幼林一样,散发出旺盛茁壮的朝气,以及直指蓝天所蓄积的充足后劲。龙江腾飞正当时,科学跨越由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