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抱敬畏之心

(2012-05-31 10:28:05)
标签:

德国

敬畏

意诚

威尔·罗吉斯

知至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青年人在生活中需要历练和积淀,懂得敬畏是青年人成长不可或缺的课题。

    美国哲学家、幽默大师威尔·罗吉斯说过:“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要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 礼记·大学》有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青年人好比一张白纸,期待绘就绚烂的色彩。但青年人也容易冲动难自制,盲目多懊悔。倘能常怀敬畏之心,内心便自然生养出正气与庄严,人就不会轻易浮躁;就能使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使言行举止有所规约。对青年人来说,敬畏是得到智慧的途径——“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要“有所作为”;而“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人们要“有所不为”。

    敬畏之心是人的优秀品质,也是心灵的崇高境界。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它们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法令。”而常见的情形是“无知者无畏”,一个视求知为苦差,脑中无“边界”恣意妄为的青年人,不仅不懂“自律”“慎独”为何物,令人心生恐怖退避三舍,这样的人生更是与脱缰的野马、倾泻的洪水一样可怕,其结局必然是“行之不远”。

    敬畏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信念。老子说:“胜人者力,胜己者强。”强者的伟大之处,在于比常人更好地管理自己。一个人常抱敬畏之心,经常检查反思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诚心听取别人建议,就能不断修正自己的失误,不固执己见;常抱敬畏之心,就不会怨天尤人,总觉得自己委屈;就会沉着冷静、谨言慎行、慎独慎微,为自己构筑“防火墙”,提高免疫力,增强抵御诱惑的定力。

    常抱敬畏之心,还要保持感恩之心和谦虚之德。懂得爱,懂得恩慈、理解、宽容和责任,懂得放下自身的妄念。以此为支撑,敬畏才能融入骨髓,内化为自觉,熔铸为价值观。如此,这个世界才会少些是非和喧嚣,多些亲切与平和,才能让人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