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再探可燃冰
(2012-05-28 16:21:14)
标签:
南海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神狐有效厚度杂谈 |
分类: 知识窗 |
|
□可燃冰又称甲烷水合物,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结合形成的白色结晶体,能像天然气一样燃烧,通常存在于大陆架海底地层以及地球两极的永久冻结区域。可燃冰被看作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
□经研究人员多年研究,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共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含矿区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矿层平均有效厚度约20米,预测储量约194亿立方米
5月27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近日再次深入南海北部区域,对那里的可燃冰资源进行新一轮“精确调查”。
此次“精确调查”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我国的可燃冰勘探和开发又具有怎样的前景?
对于海洋可燃冰的研究,我国是从1995年开始的,并于2007年5月成功获取了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上第四个通过国家级开发项目发现可燃冰的国家。
2010年底,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完成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成果报告》通过终审,科考人员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显现出良好的资源潜力。
但是,在推测储量与实际的开发利用之间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为此“海洋六号”再次深入南海北部区域进行新一轮“精确调查”。
调查海域包括琼东南海域、西沙海域、神狐海域和东沙海域等区域,调查的重点是在南海北部前期勘探的基础上圈定重点勘探区域,为下一步更加精确的勘探工作做准备。
据介绍,“海洋六号”船长106米,宽17.4米,最大吃水5.7米,设计排水量46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
据介绍,如果此次取样条件具备,计划明年再次开钻以获取新的可燃冰实物样品。
这次“精确调查”,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作为可燃冰富集区,是调查重点之一。据了解,在过去的数年时间,研究人员在140平方公里的钻探目标区内圈定出11个可燃冰矿体,含矿区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矿层平均有效厚度约20米,预测储量约194亿立方米;钻探区水合物富集层位气体主要为甲烷,其平均含量高达98.1%,主要为微生物成因气。
据介绍,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还只是我国可燃冰蕴藏量的“冰山一角”。在西沙海槽,科考人员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估算达4.1万亿立方米;在南海其他海域,同样也有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