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腐败扩大化
(2012-05-28 15:52:50)
标签:
中国清廉指数道德失范社会认知群众思想杂谈 |
分类: 思想理论 |
“反腐倡廉”几乎年年高居于全国两会召开时的“网民最关心的问题”前列。
我们不能把腐败扩大化。因为把腐败扩大化,非但不能更坚决地反腐,相反,却容易模糊真正的反腐败目标,造成腐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免”的虚幻社会认知。如果把任何不良不正现象都归为腐败,按反腐的运作规律去清除,反腐重心势必会发生偏离,干部群众思想可能会产生混乱,某些真正的腐败分子可能被“避重就轻”,被人忽略;同时,反腐败的真正成果这个“分子”再大,也容易淹没在泛化的腐败认知这个“分母”里。当社会对腐败形成泛化的虚幻认知后,人们又会觉得腐败现象花样百出、腐败问题无可救药,从而思想消极、信心丧失,影响社会心理基础,而这种认知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健康心态的培育。
不把腐败扩大化,当然不是要放任那些不良不正不真不美的现象和行为。什么事都需要一码归一码,弄清是什么症才能用什么药。是不良现象还是不正之风,是道德失范还是违法乱纪,区分清楚了性质,再去对症下药,才能既不误判形势,又有利于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