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冠禽兽”说起
(2011-11-01 19:44:38)
标签:
宋体
衣冠禽兽
贪腐
衣食父母
人人得而诛之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衣冠禽兽”,是“重量级”的“国骂”用语。不到愤怒已极,人们是不会轻易使用的。其产生和发展变化,说来很有意思。
明代根据品级不同,文官袍服绣仙鹤、绣锦鸡、绣孔雀……武将袍服绘狮子、绘老虎、绘豹子……花团锦簇,耀人眼目。由此,产生了“衣冠禽兽”这一饱含青睐的褒义词。但,到了明朝中晚期,乌烟瘴气的宦官政治,导致腐败丛生、鱼肉百姓,官员名声越来越臭。褒义词“衣冠禽兽”渐与明朝以前就有的成语“衣冠鸮獍”合流,一变而为百姓痛斥贪官污吏的贬义词。“鸮”与“獍”是有名的恶禽恶兽,其特点是凶残狠毒,长大就吞吃其父其母。贪官在盘剥和欺压衣食父母老百姓上,比起禽兽鸮獍有过之而无不及。“衣冠禽兽”语意的转换,反映了民心民意不可违,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如今,坊间对贪官也有个黑色幽默,叫他们是“二郎神”。“郎”谐音“狼”,亦即“财狼”与“色狼”。那么,古往今来,骂贪官污吏为鸮獍、为豺狼、为禽兽,是有些“无限上纲”呢,还是令人“拍案叫绝”呢?且看事实。
如今,贪腐频发,巨鳄屡现。以往,贪污万元便是大案要案,眼下贪污百万已是小菜一碟。
贪官衣冠楚楚,神气十足,在色狼和“财狼”中,绝非那些形容猥琐、无钱无权的小流氓、小蟊贼可比。
“衣冠禽兽”或“衣冠鸮獍”,用词警策、含义深刻。“衣冠”者,“权力”也。鸮獍之类窃取权力,是祸国殃民的心腹大患。
贪腐亦是国际公害,人类智慧在遏制贪腐上已有很多办法。“把权力关进笼子”,国内外这一成功实践,已证明既能防止滥用公权,也把围剿贪腐的包围圈日益缩小。如今,每天都在对贪腐诸公兵临城下,那些肆意吞吃衣食父母的“鸮獍”们,有的脚底下抹香油拟做丧家之犬,有的故作镇静装大尾巴鹰,有的被请去纪委“喝茶”,有的警笛呼啸到府,他们除了轰然瘫倒在地,未必都是刀枪不入吧?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