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新证

(2011-11-01 19:34:25)
标签:

生活

中国

阿司匹林

一级预防

心血管疾病

杂谈

分类: 保健养生
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新证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诞生于1899年,用药历史已有百年。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等。后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除以上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现代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

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所以药物的应用,都存在利与弊的权衡。虽然既往研究已证实,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但医学界对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的获益与风险之比也一直存有质疑。最近的医学报道为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增添了新的证据。《美国心脏病学杂志》和《美国医学杂志》分别在2011年6月和7月刊发了《阿司匹林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阿司匹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死亡风险》两项荟萃分析。该两项荟萃分析的受试对象均达到了10万人。研究者认为,该研究之所以证明了以往未能证明的阿司匹林此方面的作用,原因可能是这项分析“纳入了更多的患者和更多的结果事件,因此提高了治疗效应评估的精确性。”并因此认为,“获益——风险天平倾向了支持阿司匹林应用于一级预防,临床医生和今后的治疗指南应对此予以考虑”。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外疾病治疗新指南如2011中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2011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指南,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美国卒中学会(ASA)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等,均对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肯定和全面推荐。

2011中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服用75~100毫克/天作为以下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措施:1、高血压且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同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年龄在50岁以上;②有靶器官损害;③有糖尿病。2、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或30岁以上伴有1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白蛋白尿或血脂异常。3、未来10年心脑血管事件危险人群:即同时存在以下三项以上(包括三项)危险因素者:①血脂异常;②吸烟;③肥胖;④年龄〉50岁;⑤早发心血管疾病(CVD)家族史。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也明确建议,高血压伴糖尿病、心血管高风险者,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0~100毫克/天)进行一级预防。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以及合并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须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毫克/天)进行二级预防。合并血栓症急性发作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缺血性脑卒中或TIA、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时,应按照相关指南的推荐推荐使用阿司匹林,通常在急性期可给予负荷量(300毫克/天),然后应用小剂量(100毫克/天)作为二级预防。

目前市场上阿司匹林的剂型比较多,有25毫克、40毫克、50毫克、100毫克等。一般来说德国拜耳产的拜阿司匹林是每片100毫克的,剂量偏大;国产的阿司匹林一般都是25毫克和50毫克的,剂量较小。从药品工艺与质量上,可能拜阿司匹林要相对好一些。服多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必须遵从医嘱。还要注意避免同时误服2种商品名不一的阿司匹林,因为不少厂商会将商品名更显著地标明在药盒包装上,而药品名相对不被人们所注意。

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的中老年人,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者应禁用。②曾患过脑溢血或近期内做过眼科、内脏、颅内手术者禁用。②平时有牙龈或皮肤经常出血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有哮喘病史者应慎用。④宜在餐后服用,不可空腹服用;有消化系统症状时应查大便潜血试验。⑤应定期复查血小板,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诞生于1899年,用药历史已有百年。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等。后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除以上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现代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

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所以药物的应用,都存在利与弊的权衡。虽然既往研究已证实,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但医学界对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的获益与风险之比也一直存有质疑。最近的医学报道为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增添了新的证据。《美国心脏病学杂志》和《美国医学杂志》分别在20116月和7月刊发了《阿司匹林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阿司匹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死亡风险》两项荟萃分析。该两项荟萃分析的受试对象均达到了10万人。研究者认为,该研究之所以证明了以往未能证明的阿司匹林此方面的作用,原因可能是这项分析纳入了更多的患者和更多的结果事件,因此提高了治疗效应评估的精确性。并因此认为,获益——风险天平倾向了支持阿司匹林应用于一级预防,临床医生和今后的治疗指南应对此予以考虑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外疾病治疗新指南如2011中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2011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指南,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美国卒中学会(ASA)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等,均对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肯定和全面推荐。

2011中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服用75~100毫克/天作为以下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措施:1、高血压且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同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者:、年龄在50岁以上;有靶器官损害;有糖尿病。2、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或30岁以上伴有1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白蛋白尿或血脂异常。3、未来10年心脑血管事件危险人群:即同时存在以下三项以上(包括三项)危险因素者:①血脂异常;吸烟;肥胖;年龄〉50岁;早发心血管疾病(CVD)家族史。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也明确建议,高血压伴糖尿病、心血管高风险者,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0~100毫克/天)进行一级预防。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以及合并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须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毫克/天)进行二级预防。合并血栓症急性发作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缺血性脑卒中或TIA、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时,应按照相关指南的推荐推荐使用阿司匹林,通常在急性期可给予负荷量(300毫克/天),然后应用小剂量(100毫克/天)作为二级预防。

目前市场上阿司匹林的剂型比较多,有25毫克、40毫克、50毫克、100毫克等。一般来说德国拜耳产的拜阿司匹林是每片100毫克的,剂量偏大;国产的阿司匹林一般都是25毫克和50毫克的,剂量较小。从药品工艺与质量上,可能拜阿司匹林要相对好一些。服多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必须遵从医嘱。还要注意避免同时误服2种商品名不一的阿司匹林,因为不少厂商会将商品名更显著地标明在药盒包装上,而药品名相对不被人们所注意。

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的中老年人,要注意以下几点: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者应禁用。曾患过脑溢血或近期内做过眼科、内脏、颅内手术者禁用。平时有牙龈或皮肤经常出血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有哮喘病史者应慎用。宜在餐后服用,不可空腹服用;有消化系统症状时应查大便潜血试验。应定期复查血小板,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