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十练”老得慢
(2011-10-21 15:17:58)
标签:
健康《黄帝内经》专家建议膝关节血管杂谈 |
分类: 保健养生 |
人老了,毛病就是多, 成为了很多人调侃的借口,也反映出了更多的无奈。虽然岁月会让身体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但如果在生活中能常做到“十练”,就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放缓衰老的脚步。
练大脑。上了年纪,忘事很快、接受新事物慢,这就是大脑逐渐衰老的表现。国内外研究都证明人用脑越勤,大脑各种神经细胞间的联系越多,形成的条件反射也越多,脑子就更灵活。练书法、画画、下棋、弹琴既休闲又健脑,不需要消耗太多体力,非常适合老人。在吃饭时细嚼慢咽、多嚼几下,能刺激头部血流量增多,保证大脑供血量,常叩齿也有同样效果。此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做读书笔记,或者把当天的新闻和生活琐事记录下来,是锻炼老人记忆力的好方法。
练血管。心脏承担着给身体输送新鲜血液的工作,它一旦衰老,身体的各个部位就会因供血不足而变得迟缓、呆滞,自然也容易出现老态。专家建议,保护心脑血管除了注意清淡饮食外,还需要帮血管做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站起来活动10分钟,或不时地抬腿,在脚下垫个小凳子,减轻血管压力。天气渐冷时,还可以做个血管耐寒锻炼。人受到寒冷刺激后,皮肤和血管收缩,大量血液流入内脏和深部组织。进入到温暖环境后,皮肤得到适应,血管再次扩张,血液又从内脏流入体表。如此一张一缩,能使全身血管得到锻炼。
练动嘴。老年人多张张嘴说说话能让人逻辑清晰、头脑灵活,而整天沉默不语则容易感到心情低落、孤独。专家指出,老年人渴望倾诉和陪伴,需要被人关注,最好的改善方法就是子女多与老人对话,并且要有耐心。
练双手。巧做手指运动不仅能让人拥有灵巧双手,还会使大脑反应更加迅速灵敏。专家建议,老人平常看电视时,不妨多动动十指,做套简单的“手指操”,还可以打算盘,做些手工活等。此外,吹笛子、拉二胡、弹钢琴等乐器都需要双手十指的准确运动,因此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能够获得良好的刺激,也有助于保持老人头脑的灵活。
练呼吸。呼吸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生理活动,因此,要坚持练习呼吸。
练冥想。传统医学中一向提倡静养生,《黄帝内经》就曾记载“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认为静有助达到长寿的境界。老人不适合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不妨静坐冥想修身养性。只需在闲暇时,静静坐在椅子上,两手放在大腿上,手心冲下,两眼微闭或者不闭,几分钟即可。心平气和、目不旁视、耳不杂听、排除干扰,就能达到心情放松、气血通畅的目的。
练骨骼。老人常常腰酸背痛,这主要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造成的。除了补充足够钙质,强健骨骼也需要适当的运动,慢跑、跳绳、走路等都能对骨骼产生刺激,促进钙质的吸收和利用。
练关节。人体上有关节逾百个,一旦出现问题,轻则疼痛肿胀,重则行动不便,腿脚不如从前灵,腿脚发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膝关节退化。锻炼膝关节,适合老人的运动主要是就是散步。专家建议,平路走路时用手杖能保护膝关节,而爬山时带上双登山手杖可明显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练肌肉。肌肉锻炼能左右全身的血液循环和热量消耗,经常锻炼,体内热量的燃烧率就会提高,身体不易发胖,体型健美,皮肤也会因新陈代谢旺盛而变得润泽富有弹性。锻炼肌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体育运动,散步、健美操、太极拳等都是适合老人的活动。
练筋膜。民间有“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如果感到弯腰屈膝越来越困难,这时就需要抻抻筋了。可以做踮脚运动,手扶桌椅,小腿脚尖着地,尽量将脚后跟抬起持续10秒钟,休息数秒后反复进行10—15分钟,早晚各1次。此外,不要经常保持一个姿势,长时间伏案、开车、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等都会导致筋膜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