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母爱!

标签:
张氏亳州市谯城区许全意最低生活保障回绝 |
分类: 东西南北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20110826/1314296161062_1.jpg |
|
她,40年辛勤照顾病儿,19年坚守病榻不离不弃;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她的“慈母之心,无声大爱”经过微博的传播,感动了无数人。她就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95岁的老母亲许张氏。
许张氏的家,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的城乡结合部。穿过一片低矮平房的小巷,尽头一个青砖小院,三间砖瓦房,就是她和两个儿子的居所。许张氏和小儿子许全意住在其中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内摆设简陋,两张床、煤炉、饭桌、几个小板凳便是全部的家当。家里堆得最多的是废旧的布片,这是周边邻居送给老人的,每天老人都要艰难地缝补尿片,给儿子备用。
http://image.xinmin.cn/2011/08/22/20110822021145341236.jpg
1970年,17岁的许全意突然患上精神分裂症。但不幸不止于此,1990年丈夫病逝,1992年许全意下肢瘫痪,随后又丧失了基本的语言能力,照顾儿子的重任全部落在了许张氏身上。
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腰背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可记者看到,病床上的许全意虽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净净,双眼有神,虽然不能言语,但会用眼神与母亲交流,完全没有久病之人的那种木讷。
除了偶尔在门口晒晒太阳,许张氏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儿子身上:洗澡、做饭、喂饭、换洗尿布……老人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儿子有没有大小便,如果有就要立即清洗,然后再帮他洗身子,结束后才能开始做饭。夏天儿子出汗多,一天要给他擦好几次身子。老人说,到晚上先帮儿子洗澡,再看着他睡觉,他睡着后,她才能上床睡觉。她还要经常给儿子增减衣服,就连头发、胡子都是她为儿子剪的。
曾经有人提议出资帮助许奶奶的儿子住进福利院,减轻老人的负担,让她安享晚年,但被她一口回绝了。“我活一天,就带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坚毅。?
http://image.xinmin.cn/2011/08/22/20110822021145469058.jpg
http://image.xinmin.cn/2011/08/22/20110822021145570446.jpg
家里只要一有访客,老人总是起身迎接。离开时老人佝偻着身子,拄着木棍一定要送到门口,嘴里不断地念叨着:“感谢政府,感谢你们。”“你们送来这么多东西我们都承情不过了,我们拿什么来报答你们?我们不能再要钱了。”
最早拍摄许奶奶的亳州晚报记者张延林没有想到,自己当初上传的图片会连接起这么多爱心,而更让他感动的是老人对于自己原则的坚守——“很多好心人送来钱,老人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业老总在微博上看到许张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送来10万元爱心捐款,但老人一口回绝了。
老人不愿意要钱,一些热心人就希望其他子女暂时代为保管,但老人还是反对:“谁敢拿人家的钱,就别认我这个娘!”
前去看望老人的爱心人士络绎不绝。女儿许长荣说,对于每一个前来看望的人,母亲都热情接待,与人拉家常,还会送人出门,天天如此,身体消耗极大。老人也坦言:“请大家不用再来了,我们现在过得很好了。”
当地民政部门为老人和她的儿子分别办理了每月29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还为许全意办了每月50元的残疾人补助。这让许奶奶每当和人聊天时,总要念叨上几句“感谢党、感谢政府”的话。
|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8/21/121889247_11n.jpg
8月14日,许张氏老人正在照料瘫痪在床上的儿子。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8/21/121889247_21n.jpg
8月14日,许张氏老人坐在儿子的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