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院子里的老榆树

(2011-07-23 16:34:26)
标签:

榆钱

榆树

院子

玉米窝窝头

山楂树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在过去农村平房的院子里,一般都种些树,像什么杨树,柳树,柿子树,山楂树,枣树或是葡萄树等,栽种这些树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纳凉观赏,到了夏秋季节,各种树木繁茂的枝叶覆盖着庭院上方的天日,院子里的这些许绿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凉意,显得有生机、神清气爽;另一方面便是解馋,金秋时节,春华秋实,各种果树上面挂满了大个的,小个的,黄色的,青涩的果子,令孩子们在等待果子成熟的日子里垂涎欲滴。

  在我家老平房的院子里,也有一棵大树——榆树。从我有记忆开始,这棵树就存在了,那时这棵榆树的直径约有碗口那么粗,主树干的高度几近有3米,枝丫树杈早已高过了院子的墙头。至于它具体是哪年栽种的,我们家也没人能够记得清楚。榆树虽然不及众多果树,能够结出香甜诱人的果子,但每当一年的第一缕春风吹过,纤细的枝条上就会生出一撮撮深褐色的小包,等过些时日,那一枝枝一串串嫩绿的榆钱便会挂满榆树的枝头。由于榆钱外形圆薄如铜钱,我们也把榆树称为“摇钱树”。眼看着这榆钱一天天成熟了,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拿来钩子等长把器具,站在地上或是爬上树干的半腰处将那一串串的榆钱采下,边采边唱着“东家孩,西家娃,采回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我也采过它”。将串串榆钱用手一撸,一把又肥又嫩饱含着充足的水的榆钱就进到了嘴里,香香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搅动。吃饱了后,再将褂子口袋和裤子口袋也塞满了散落的榆钱。在那个年代,我们没有花样繁多的零食解馋,榆钱便成了我童年津津乐道的美味佳肴。

  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榆钱窝窝头,至今想起儿时吃过的榆钱儿饭,还不忘那唇齿间的溢香!榆钱儿生于初春三月,那时的初春三月,正是余粮不济,新粮不熟的季节。而用我家院子里榆树上的榆钱做成榆钱玉米窝窝头,软甜可口,再用蒜汁、香油调合伴着吃,其味道在那时显得鲜美至极,吃后满齿留香,榆钱饭是农家人最爱吃也是最好吃的菜,而老榆树也算为我们家避免饥荒出了一份力。 

  到了盛夏,这榆树到了枝繁叶茂的季节,我们几个小孩经常是拿着小板凳,围坐在大树下一边乘凉,一边听着我奶奶给我们讲那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牛郎织女葡萄架下相见的传说,还有那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直听得希望自己也能够变成一个法力无边的神话人物,去解救受苦受难的可怜的人。

  有了院子里的这棵老榆树,夏天,我们总是在知了撕心裂肺般的鸣叫声中进入午睡的梦香,而到了冬天,我们又会同样在声声悦耳的满枝头麻雀的叽叽喳喳声中醒来。

  冬天贪睡的早上,当和煦的冬日阳光溢满整屋的时候,经常是躺在屋里暖烘烘的大炕上,就能看到榆树枝头欢蹦乱跳的小麻雀。总是有大人趁这个机会考考我们:树上有一群麻雀,有个猎人用枪打死了一只,那还剩几只麻雀呢?第一次当然我们很少答对,但经过几次考核,我们也就有了答题经验,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了。

  当冬天老榆树只剩下树干与枯枝的时候,同样能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找来一根比较粗的绳子,从一个比较结实的树杈上套过来,将绳子的两端系结实,这就是一个简易的秋千了。一个或是两个孩子坐上,前后摇曳,觉得自己就飞了很高之后,又快速地落下来,那颗心也随着秋千的起伏时而在嗓子眼,时而又复位回到了原处。当然也有玩过头的时候,有时一根绳子被树杈磨得时间过长,突然断了,那就意味着我们要重重地摔在地上了,而摔在地上的同时,是伙伴们的一阵开心的捧腹大笑。

  后来,因为本村的一个远房亲戚盖新房,缺少一颗檩木,我父母都是热心肠的人,将十几年的老榆树伐下送与了那家亲戚。当时,我们心里就像缺少了一个玩伴似的,别扭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还是妈妈又栽种了一棵枣树作为对我们的补偿,这件事才算撂下。

  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过去的很多物与事现在想起如过眼云烟,可就是还有那么一种东西,一旦回忆起来,就是那么的具体生动,即使是某一个不经意的细节都能够详实地浮现在眼前,如同刚刚发生的一样,这也许就是生活积淀下来的存入我们的内心挥之不去的值得珍藏的东西吧!至今想起院子里的那棵老榆树,还觉得有一种惋惜之情,如果那年它没被伐下,现在该有多粗了呢?这棵榆树不仅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更让我看到了榆树的风格,它从不挑选生长的环境,不管是王榭堂前,还是百姓庭院,都见它的潇潇伫立的身影,给点水就奋勇发育,给点阳光就枝叶茂密,是粉尘污染较重地段绿化的首选树种。它以自己坚韧的品性,厚重的性格,通达理顺的胸怀,让我对榆树有了更深的敬仰之情!这也正是我从榆树学会的做人的道理。(赵月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