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绛: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2011-07-18 13:35:31)
标签:

杨绛

中国

钱钟书手稿集

走到人生边上

中飞

杂谈

分类: 老年天地
   

http://imgreader.gmw.cn/attachement/jpg/site2/20110723/4437e612ec7a0f946fb308.jpg

                                       左起:铁凝、杨绛、李冰

 

  “杨绛先生,我们看您来了!”7月15日下午,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党组书记李冰来到杨绛先生家中。“后天是您100岁生日,祝您生日快乐!”铁凝、李冰送上了准备好的生日贺卡和一盆袖珍的幸福树,向百岁老人杨绛致以问候和祝福。

  杨绛出生于1911年,是作家钱锺书先生的夫人,上世纪50年代初期加入中国作协,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剧作家。

 

 

    她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风华年代,也亲历了特殊岁月里的起起伏伏。7月17日,她迎来自己的百岁寿辰。她就是杨绛。

  《干校六记》、《将饮茶》是杨绛的散文代表作。这些散文是我上中国当代文学史课时必讲的篇目。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深刻,有一种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对于当下在浮躁而喧嚣的世界中前行的知识分子独具意义,起码可以使他们理解自己、理解他人,面对宿命更具一种从容、旷达的姿态。”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的晚年作品,其间夹杂着大量玄幻、命理等内容,使其文字有着自己独特的吸引力。玄幻、命理、梦境等内容实际是在隐喻现实,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表现方式。读者在她的文字里既能感受到一种看透人生的平静,又能感受到一种难以遏制的强烈感情。痛极之处方显平静,而平静之中又蕴藏着极大的波澜。文字之间看似是屈从于命数,而在杨绛先生平静的文字中,我们却能体会她对于丑恶事物的批判。

  杨绛的文字韵致淡雅,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

  尽管杨绛先生在文学和翻译上造诣非凡,但更多的读者是通过《我们仨》这部书才真正了解她的。

  杨绛在晚年开始整理钱钟书的手稿书信。钱钟书的手稿多达7万余页,涉猎题材之广、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手稿多年随着主人颠沛流转,纸张大多发黄变脆,有的已模糊破损、字迹难辨。重重叠叠,整理起来十分辛苦。2003年,《钱钟书手稿集》能及时与读者见面。出书之后,杨绛以全家3人的名义将高达数百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杨绛十分钟爱英国诗人蓝德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前半句说的是淡然的心境,后半句则描摹出那份文人的傲骨,恰恰是先生自己的写照。在上个世纪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杨绛以自己的方式保持了知识分子的尊严。

  杨绛先生晚年闭门谢客,但是,千千万万的读者在她百年寿辰之日,却不会忘记这位世纪老人对于我们的影响和启迪。“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解读黄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