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排行缺了什么

(2011-05-27 23:00:40)
标签:

教育

排行榜

大学排名

社会声誉

良性竞争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日前,一个所谓的“2011版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出炉,将浙江大学排在全国高校综合实力首位,位居北大、清华之前,引发无数热议。形形色色机构推出的排行榜,让各大学想置身事外“躲清静”都难。

  有位大学校长曾无奈地说,尽管不认可大学排名,但作为管理者,又不得不去关注。的确,大学排行榜让人既爱且恨:排名靠前,不仅引得社会、家长、资金青睐,更可作为学校“政绩”;排名靠后,则会在招生、社会声誉方面受到不良影响。有人甚至直言:学校办不好,但排名靠前,说明校长“很给力”;学校办得好,排名却靠后,只能说明校长“没本事”。

  不管怎样,大学排行榜受到热捧,证明其有存在的必要。排行榜是公众了解一所大学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最先想到的就是去查查大学排行榜,按图索骥。如果一张排行榜足够客观公正,也可以帮助高校衡量自身实力水平,激发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促进高等教育内部良性竞争。

  然而,暂且不论有些排行榜涉嫌“钱名交易”,把“座次”当成敛财工具待价而沽,严重损害了其公信力。单是这个“最直接、最简单”,就让人感觉大学排行榜似乎缺了些什么。

  大学排行榜最缺的,也许是忽视了对大学精神的追求。目前,诸多大学排名体系尤其是一些简单综合的排行榜,多关注学生规模、校园面积、论文数量、院士数量等显性因素,数据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然而,那作为大学灵魂的大学精神,可以量化衡量吗?不仅如此,校园历史文化积淀、教学管理、学生工作乃至后勤服务等,恐怕都难以通过显性的数据来表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