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起源
(2011-04-23 14:13:10)
标签:
揭傒斯杨柳青柳口镇平虏渠《西游记》杂谈 |
分类: 知识窗 |
三国时,曹操谋划统一北方,修平虏渠接大清河;从此后,古镇更添水运之便,得运河水孕泽之光。
唐代时此地有人住,但周边重镇属当城。宋辽对峙大清河,古镇实为边防线。和平时期,河南河北贸易有往来;战乱发生,万户千家两岸都遭殃。北宋属青州乾宁军,杨柳青那时称“流口”。
到金代,流口镇更名为“柳口”。柳口一改万事兴。从此,重镇属柳口,周边百里传美名。此时统治隶属“金”,巡检司设柳口镇。天津时称“直沽寨”,尚属柳口管辖内。
到了元代,为取运输之便开凿疏通了大运河。柳口镇得到航运之利,家家户户争养船。国家因有运河大动脉,南北经济大发展;古镇因有水陆两码头,四方贸易促繁荣。
元代儒臣、诗人揭傒斯于1343年写下《杨柳青谣》:“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虽然那时还叫柳口镇,但诗人被遍植杨柳的运河风光所陶醉,赋诗歌之,诗歌从此流传。古镇因景而得诗,因诗而得名,从此叫响“杨柳青”。
明初诗人瞿佑有诗叫《杨柳青》,《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写下《泊杨柳青》诗。这说明“杨柳青”的地名在元末揭傒斯时已经确定。
清朝乾隆皇帝御赐“杨柳青”的说法是浪漫的民间故事。
前一篇:莲藕的功效
后一篇:在旅途中阅读书海中行走

加载中…